《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

ID:36148158

大小:21.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_第1页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_第2页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_第3页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纪念白求恩》课例评析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王书祥国冉老师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特色鲜明,有很多教学亮点,也有一些不足,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思考空间。对于一节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也不可能一致。我的评课将努力体会统编版教材的编辑意图,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供大家教学时借鉴。《纪念白求恩》是红色经典,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传统的议论文;在按照文体组织单元的教材里,都被编到议论文单元,按照议论文教学的思路组织教学。统编版教材中,编辑将其编入“感悟人生”单元,学法上用来学习默读。由于教材编写理念不同,给老师对文本进行定位带来一定的困扰,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实施方面也存在一

2、定的难度。一、先说教学目标设定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教本”和“学本”的统一,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提示设计教学方案,学生也可以依据教材提示进行自主学习。《纪念白求恩》是统编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编者在单元导读中写出了编辑意图:“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教材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单元提示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通过一组文章来感悟人生,能力训练点是默读。文后的“思考探究”设定了几项任务:一是用默读方式归纳各段要点,梳

3、理段间关系;二是默读勾画填表,体会对比手法;三是体会段落层次和层次间的过渡。文后的“积累拓展”要求品味、体会、仿写句子反复和排比修辞句;课外拓展阅读领袖人物写白求恩的文章;积累词语。可见,教材编者在选择《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根本没有从文体角度考虑,没有把它当成一篇议论文,更不是想让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议论文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来评价执教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国冉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教师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诵读,辨析和作业等方法掌握派遣狭隘满腔热忱拈轻怕重以身殉职鄙视晋察冀纯粹等生字词。2.让学生通过找每段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3.

4、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找每段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学习白球恩的精神品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符合编者的编辑意图,像生字词的学习积累,对于七年级学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中心句子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养成读文章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理解人物精神品质,是很好的专题阅读的思路。但是,教材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执教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执教老师在分析教材和学情时写道:“语文能力层级要求,7-9年级的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5、,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依次是: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从文体角度上来讲初一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议论文,对这种文体比较陌生。从文章内容上来讲这篇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够浓厚。”这些文字表明,执教老师是把《纪念白求恩》当成议论文来看待的,如果还有后续的教学课时,恐怕就会讲到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

6、论证。这就违背了教材编者的初衷,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二、再看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从教学设计和说课看,教师本节课设计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深入解读”“课外拓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思路比较清楚。但从教学过程看,名称和内容并不一致,有名实不符之嫌。(一)激趣导入环节,由毛泽东和白求恩的一张图片引入,让学生认识图中人物。这个环节简单自然而实用,既介绍了作者,也介绍了文章主人公白求恩。(二)初读感知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标段圈画出生字词。接着教师用9分钟时间说文解字,重点关注了“狭隘”“热忱”“漠不关心”和“纯粹”,其中对“忱”和“枕”字运用音

7、,形,义知识,出示了这两个字的篆书写法,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形去体悟区分,竖心旁是人内心中的一种情感,木字旁和木材有关。这些分析形音义都有涉及,具有一定的深度,体现了教师比较好的专业素养。然后,教师提问:白求恩是谁?他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经历有哪些?教师说“(目的是)检测孩子们的阅读效果,看看读完一遍,他们对课文是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初读感知文章环节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按照教材(三单元)默读要求,“要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美容,了解文章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

8、,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