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

1-3、区域发展差异

ID:36152246

大小:5.9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06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1-3、区域发展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1、经济地带划分中部经济地带9个西部经济地带10个范围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不包括台港澳)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川、渝、黔、云、藏、陕、甘、宁、青、新划分依据优越较优越较差经济基础雄厚较薄弱薄弱发展水平较高较低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较低较低东部经济地带(12个)@自然条件@黑内蒙古吉晋豫鄂湘赣皖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辽冀鲁苏浙闽桂粤琼京津沪10个9个12个东部中部西部面积人口16%27%57%41.1%35.7%23.2%返回三大高原:四

2、大盆地:众多山脉秦岭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天山昆仑山横断山脉祁连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返回2、东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GDP:1999年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部的1.9倍,西部的2.4倍项目东部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科技教育水平较高较低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迅

3、猛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传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1)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2)第一产业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只有东部低于平均水平(3)第二产业的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只有东部高于平均水平(4)第三产业的比重:东部〉西部>中部,只有东部高于平均水平(2)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P15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

4、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4.766.6地带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较快相对滞后工业产值较高66%25%较低9%工业结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较高50.9%36.4%较低28.3%城市综合实力较高较低较大22186较小23城市密度@对外开放的差异(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

5、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拔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多属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高寒区,对农作物发展极为不利自然资源能源、原料不足,北方能各省市淡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气候@p20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社会因素

6、城市化水平高低科教文化高低对外开放高低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20世纪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产业结构产业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交通状况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交通线路少,运输条件差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距海较远,长期处于于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民族

7、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差国际化程度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二、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黑土、钙质土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水路、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对外开放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高第一

8、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工业生产@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P21)以北以南一月均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森林植被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0℃>0℃结冰不结冰<800毫米>800毫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