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

《挑山工》教案

ID:36160111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挑山工》教案_第1页
《挑山工》教案_第2页
《挑山工》教案_第3页
《挑山工》教案_第4页
《挑山工》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挑山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挑山工》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写下山后请人画了一幅登山画,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向前。设计理念:1、转变观念,尝试用自主,合作,探

2、究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讨论,交流,感悟,吸纳,有序地思维学习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调动学生去感悟流露在语言文字中的人文精神,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自信心,真正达到自主读书的目的。3、《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学

3、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却反而先登上极顶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通过多媒体感受挑山工与游人登山的不同,能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发挥个人技能。3、能在课堂上质疑,能用抓住重点字句的方法体验挑山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文中挑山工所说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2、在生活中体味做事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

4、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教学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理解最后一自然段中“画”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引出课题。1、教师出示挑山工图片,让学生说说照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这是一个怎样的挑山工?3、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我认为,一堂课的“导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新知的教学。本课开始,我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以谈话的方式自然导入,进而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初读,

5、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做摘录笔记。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3、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设计意图:学生初步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再读课文、做摘录笔记,并让其分段、概括段意有助于学生更轻松的理解课文思路,加深其对课文的了解,増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三、深入主题,质疑探究。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2、通过作者与挑山工的三次相遇,教师帮助学生解

6、答不解之谜?3、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挑山工的话语,并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质疑、小组交流合作品悟挑山工话中所蕴含的哲理。4、通过插图与图片,观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什么?(它表面指这幅画,实际指挑山工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前进的精神。)作者为何需要这幅画?【设计意图:重视在朗读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多元化评价,做到读评结合。通过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四、情境交融,心灵互动。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想对挑山工

7、说什么话,或者自己对挑山工的看法。2、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挑山工。他们身上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假如有一天你有机会去登泰山,你会和挑山工进行一次怎样的对话?【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给了孩子一次触动心灵的机会,深化了思想认识。】五、赏读品味,以读促写。1、同学们,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自己最喜欢的,请你富有激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理由。如果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用手上的笔来表达,行吗?2、品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

8、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3、总结:生活的道路宛如挑山工之路,需要我们长途跋涉,或许还充满困苦、艰难和曲折,但是只要我们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向着目标,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奋发努力,那么成功之路就不再漫长。【设计意图:1、用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