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ID:36163327

大小:21.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_第1页
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_第2页
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_第3页
资源描述:

《13_人们怎样传递信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人们怎样传递信息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1、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烽火台,它在当时有什么作用?(生交流)  2、在古代,人们还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那么现代人们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又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人们怎样传递信息》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揭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    1、认识10个会认字(包括1个多音字),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会写字。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地

2、朗读课文。目标都明确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声音真响亮。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四场比赛。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师:请XX同学(后进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二)指名一人读一小节,读后生纠正读错的字音,随时板书读错的字及字音。(板书)(三)集体认读所板书的内容。(生拼读字词两遍)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二)读一读,议一议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

3、认读(每人读一个词语,读错的其他同学订正)普及狭窄堵车光纤一亿干扰研究随时网络开火车读一遍。全班齐读。过渡语:带有音节的词语,你们读得这么准确了,那去掉音节还能读吗?2、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普及狭窄堵车光纤一亿干扰研究随时网络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男女生赛读(每组一个词语),齐读词语。过渡语:去掉音节也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让他们单独出来看谁还能认识?3、出示会认生字。普窄堵纤亿扰研究随络4、过渡语:读得真准确,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五比流利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师:“会认字”读得这么

4、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的课文读的最流利。(二)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分段读课文。六比会写生字(第四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师:同学们的课文读的真流利。现在我们进行第四场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二)先学1生观察课后生字表,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8个会写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并在田字格本临摹一遍。2指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口头组词板演生字(班里写字最不好的)注意馆的形近字(管、官、棺)(三)后教师生讨论几个汉字在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指导“播

5、”字的写法:注意右边的笔顺,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及”的笔顺:先写撇,然后就是横折折撇,最后是一捺;轮左边车字旁的横要写提)七比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训练)(一)写字练习师: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写两遍。(二)听写词语。(轮船、广播、普及、狭窄、议论、图书馆、计划)(三)自主积累词语,写在“我的词语库”中。13人们怎样传递信息(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人们怎样传递信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体会先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人们的

6、好处。我相信咱们四(一)班的学生一定会顺利达到这个目标,你们有信心吗?二、自学指导:课文讲了哪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题,并说说你对人们更新信息传递方式的感受。(邮电、电报、电话、广播、计算机网络)    人们不断改进更新信息传递方式,开始是通过邮政系统输送信件,传递信息→(通过电话、电报、广播以电磁波形式)→(激光通信)→(信息网络)→……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两千多年来,古代的人们怎么传递信息?如

7、何不断改建传递信息的方法的?  (2)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3)你写过信吗?结合实际说说你怎么用书信与别人传递信息的?人们怎么用邮政系统来传递信息的?  2、指名反馈。  3、齐读第一自然段。  4、教师小结:新的交通工具的问世,世界上才形成了庞大的邮政系统,人们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加便捷、准确地传递信息。但是,人们并不满足这种方式,因为这还不够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的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1)翻天覆地是什么意思?  (2)

8、为什么说人们通过电磁波发送和接收信息,是通信史上翻天覆地的革命?  (3)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指名反馈,互相补充。教师适当地引导。   3、体会语句,说说作者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电报、电话日益普及,输送信息的缆线像狭窄拥挤的公路一样,经常“堵车”不是占线就是串线。(打比方) (2)科学家想出了激光通信的办法:一束光纤的通信容量是一条铜线的25万倍,一条光缆可以通一亿条线路。(列数字)  4、教师小结。  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