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ID:3617077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_第1页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_第2页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_第3页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_第4页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大家关切的社会问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衡量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重要内容,更是后进生家庭的全部。差生作为不可回避的教育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式及教育思想下,更有加强研究的实际意义。鉴此,本文拟就转化差生的策略问题,略谈本人之拙见。一、后进生的概念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因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2、笔者在近来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后进生”的教育观,在此撰文,如有偏颇,仰祈批评指正。二、后进生的表现特点(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1、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美丑,善恶,对错概念模糊。一般表现如: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受外界不良影响,不讲文明,脏话、粗话较多。2、心理发育不健全受后天影响,后进生常见的心理如: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顺耳的话一概不听,不喜欢的事一般不做;有矛盾心理,自大并且自卑,狂妄且怯懦,想拥有一切但又不肯努力;渴望被人理解,但又不用心对待别人。(二)后进生的行为特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在行为特征上有如下几种表现:1、盲目崇尚义气,常形成非正式的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盲目崇拜江湖

3、义气式的小兄弟感情。因为他们习气相近,意气相投,因而成群结帮,成为学校和班级中的非正式学生群体。他们标榜“义气”,凭一时感情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带有强烈的排他性。这类群体干扰了学校、社会正常的教学和治安秩序,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2、逆反心理带来逆反行为由于这些后进生本来就是学校中最差的一部分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对象,因而在班集体中的地位较低,加上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强,分辩是非能力差,又缺乏必要的心理素养,因而对学校对他们的教育有一种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日积月累又带来了逆反行为,表现为对学校教育的不服从,对教师的故意顶撞,对校纪校规厌恶,甚至故意触犯纪律,以显示独立不羁。3、常想寻找不正当刺激

4、进中学后,学生告别了童年,身体发育速度骤增,性生理现象随之而来。由于这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情趣水平是很低的,生理的成熟和自控能力的低下使他们常想寻找不正当的刺激。譬如,男女后进生中的相当一部分经常在课前课后混杂在二起,相互挑逗,取笑行乐,以寻找异性刺激。有的甚至相互塔桥,介绍异性朋友,时而争风吃醋,时而纠集斗殴,污染学校和社会空气并造成极不良的影响。4、恶习后进生的心理品质比较差,这就造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有时因为某种原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偶尔也会闪发出一点火花,萌发一点上进的念头,但往往会被不良影响所压倒,以至逐渐形成行为懒散、意志薄弱、纪律松弛、道德低下等积习、恶习,长期处于后进状态。这类后

5、进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低劣,兴趣不稳定,不通情理,行为乖张,智力滞后。这类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虽然很难造就成材,但不能使之成为社会的废人和罪人。因此,在教育他们时,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就是:绝不能嫌弃他们、鄙视他们,而是要从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以求得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三)后进生学习上的特点后进生的成绩不好,对学习丧失兴趣,对教师有疏远情绪;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一般,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正确性往往持怀疑态度,喜欢与同学互相校对答案;在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存在着显然的差异性,缺乏信心和动力,思维迟钝,知识贫乏,语言表达

6、能力差。后进生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经不起不良风气的诱惑,自控能力不强;学校的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经不起学习上的挫折,花了一点时间学习,一旦没有改变就容易垂头丧气,失去了学习信心。后进生对家庭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由于后进生的种种不良表现,致使家长对其态度的不好,不少后进生在家中和家人关系不正常,家长言论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不小的负担。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一)重视后进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创造教育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达到自我约

7、束和自我控制的目的。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主要是要讲清道理,并交给方法;即指导他们学着处理一些事情(包括心理的自我调节),教其如何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一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需要、情感。例如,教会后进生勇于并善于如何进行自我剖析,如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可以是自我承受能力得到提高。(二)家庭对策1、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家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