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

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

ID:36171409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_第1页
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_第2页
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_第3页
资源描述:

《厚积而薄发 思考出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厚积而薄发思考出智慧播放一段视屏,根据听众的提问,抽丝剥茧地讲了2个多小时,全场200多人被磁石吸引似的,听得专心致致。这就是朱乐平教授6月4日在大王中心小学的专题讲座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当然,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段视屏,一个小女孩(可能刚上幼儿园的)背5的乘法口诀。在家长的督促下,从一五背起,每次背到三五时就卡住了,不是三五三十五,就是三五四十五,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家长要她多背几遍三五一十五,然后从头到尾过一遍,即使是小孩哭喊着:太难了!也绝不放过,最多的一次重背10遍三五一十五,再过一遍时,

2、记住三五一十五却忘了五五了。看第一遍,大家笑翻了,播了一遍又一遍,许多老师僵住了笑容,陷入了沉思。是呀!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只让死记硬背呢?反观自己,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有的教师还让小组长、课代表行使老师的职权强迫学生这样背,大家期待着朱教授能够给一个好的操作方法。然而朱教授却没有按我们的想法讲,而是让教师提出问题。有的不是答非所问,就是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证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教师尚且如此,如何教学生善于质疑呢?在朱教授的追问和听者的反思中,讲座如同谈话似自

3、然展开,由机械记忆生发开来,延伸到教育的观念,人性的关怀,培养孩子的自信,句句关乎学生的未来。要大家有人性的教学,不要靠骂来组织教学(其实我们许多人不但骂而且打)。教师的“一桶水”不是只教师知道的比学生多,而是在每一个知识点上是不是比学生多,这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厚德,道德修养高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修炼是一辈子的事,也日常之事。就这样,一段网上下载的视屏,引出一个小的问题,演绎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给我们的不是教育的知识,而是教育的思路,就是从日常的小事中、细节中去思考,从不同

4、的角度提出问题,然后选择重要的、有价值的探讨下去,思考越深刻,收益就越大。众说肯定纷纭,七嘴八舌就有许多冲突点、奇特处,就像放开了约束任凭学生去想像的课,想法的奇特,总是让教师始料不及,课堂的驾驭很是困难。朱教授却从容不迫,抓住重点,纵横捭阖,谈吐自如。既展现了大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又示范了在互动式讲座中,处理生成谈话资源的技巧。尊重每位发言者,耐心倾听;记录对话的内容,让说者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对有的老师表述思维的创新点加以赞许,直教大家按捺不住,跃跃欲说。印证了一句别人评价朱教授的话,“课堂上把你当

5、傻子来教,下课后个个认为自己是天才。”参与朱教授的讲座,就是享受一次思想和方法的盛宴。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也许许多东西都会随时间流逝,还能留下来的是思想和习惯。在几百人的会场中,不要稿子就能讲几个小时,不单是专业的素养,更是阅历的积淀、道德的修炼、智慧的砥砺。教育是关乎下一代成长的大事,有技术人,可以让自己有饭吃;有思想的人,能让一帮人有饭吃;有智慧的人,能让几代人有饭吃。思考再思考,反复地思考,记下自己思维的痕迹,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我还是我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