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教案()

16《黄山奇松》教案()

ID:36174807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16《黄山奇松》教案()_第1页
16《黄山奇松》教案()_第2页
16《黄山奇松》教案()_第3页
16《黄山奇松》教案()_第4页
16《黄山奇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6《黄山奇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黄山奇松广龙小学:杨雪娥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二.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三.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

3、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宜人,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6的黄山,领略黄山风光的独特奇妙之处。(播放黄山风光)2.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了黄山风光,看完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3、是啊,同学们,欣赏了黄山风光,老师也觉得黄山实在是太美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

4、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为何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现在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板书:奇松)(学生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过渡语:但是,同学们要去黄山看奇松,来到黄山脚下还得买门票呢,可是老师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大家在预习时很认真,顺利通过字词、句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这三关的话,门票就可以免费领取了,走,我们快去领门票吧!1.词语:读一读陡崖屹立情有独钟姿态优美盆景宾客饱经风霜充满生机声誉屏障卧室2.句子:①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

5、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重点指导“遒劲”,尤其是多音字“劲”,容易读错,多读几遍。)②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句子较长,指导学生注意了停顿,就能把句子读好了。)3、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述:只要我们来到黄山,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看它们来了。(课件播放)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6自由读,齐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设疑:我们爬啊爬,终于来到了曾被明

6、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这玉屏楼可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课件播放玉屏楼)那么,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它们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按要求自由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自读小提示: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奇在什么地方?标出来,在旁边做批注。)(3)交流指名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课件出示迎客松图和句子)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迎客松的“奇”。先来看第一句:句一:迎

7、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学生抓重点词谈体会,教师相机引导)①从“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②从“枝干遒劲”(借助图片、联系校园中的松树、所查的资料图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遒劲:雄健有力。也指诗文、书画等雄健有力)。③从“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一千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指名回答。)(播放课件)④指导学生用“饱经风霜”造句。⑤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让这棵一千岁的老树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仍

8、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真顽强啊!所以说迎客松奇不奇?我们能不能把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奇读出来呢?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①迎客松被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