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宜昌中考

2009宜昌中考

ID:36178085

大小:12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7

2009宜昌中考_第1页
2009宜昌中考_第2页
2009宜昌中考_第3页
2009宜昌中考_第4页
2009宜昌中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宜昌中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湖北yichang中考化学试题一、我会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食盐C.味精D.蔗糖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H4C.H2OD.KClO36.每年五、六月份,人们在桅子花树旁会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

2、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7.小京同学今天的午餐食谱是:主食——面包;配菜和副食——炸鸡腿、炸薯片、牛排、奶酪。小京午餐食谱缺乏的营养素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8.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水的pH为3~4,它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D.打开汽水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9.造成酸雨的元凶是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B.工业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D.农业生产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10.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3、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1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C.在化合物里,元素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D.参加中和反应的氢离子个数与氢氧根离子个数相等1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定错误的是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1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

4、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反抗能力。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A.C6H8O6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B.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D.1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14.在下列各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镁带与盐酸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15.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

5、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1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食品保鲜的办法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B灭火实例与原理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日常物质的区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D化学中常见的“三”三种可燃性气体—

6、—H2、CO、CH4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二、我会填空(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7.(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17;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18;正二价的镁元素19。18.(3分)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金属材料钢铁构成,外部材料聚氟乙烯属于20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21性。“水立方”还设计了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等系统,达到了22的目的,充

7、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19.(2分)有些物质有毒性,如CO、23等,有些物质有腐蚀性,如NaOH、24等,这些物质假如应用不慎会危及人体健康。有些物质如食盐虽无毒、无腐蚀性,但长期使用过多也不利于人体健康。20.(4分)用10mL量筒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25。再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固体。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621.(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8、顺序是27(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28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