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

ID:36181817

大小:6.5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_第1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_第2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_第3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_第4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物理部分选择题部分 (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

2、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16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2.0V        B.9.0VC.12.7VD.144.0V17.“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如图

3、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式中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v1、v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2=0.9v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i,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  )A.B.C.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19.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  )A.X星球的质量为M

5、=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和d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的缝垂直于板MN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C.保持d和L不变

6、,增大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保持d和B不变,增大L,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非选择题部分 (共18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2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①__(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②__.2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

7、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x/mm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100220023002400U/V3.954.505.105.906.506.656.826.937.027.157.858.509.059.75(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8、;(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23.(1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0.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1Ω/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