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

ID:3618216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7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_第1页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_第2页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_第3页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全汇总(下)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

2、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

3、及南半球达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

4、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  第三单元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

5、、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

6、,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