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教育手记(12-13下)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

ID:36188105

大小:6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7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_第1页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_第2页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_第3页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_第4页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篇教育手记(12-13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师,今天可以给你送花吗?”一直喜欢玉兰花的清香,每年花期,常有学生将采摘好的玉兰放我办公桌上,系上绳子挂胸前,臭美之余,总能嗅到了孩子们纯真的气息,我想,为人师的幸福大概如此吧。我很享受孩子们的“贿赂”,每天带着他们送的花儿进课堂,我感觉整个教室都弥漫着香气。日子一长,一个送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采摘的花不仅特别大朵,还时常还挂着露珠儿,日日“上供”,从未间断。他就是林创彪,一位其貌不扬、学习上还处于“待进生”的孩子。难道他们家种有玉兰树吗?我很是好奇。一天上课,我发现林创彪注意力不集中,出于对他的高度负责,我“火力侦察”,发现他正把玩抽屉里的几朵玉兰花。"老师,他

2、一上课就玩到现在!”同桌立马告状。"他上节课还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后边的小女孩撅着小嘴,把"批评"两个字拉得特别长。如果没猜错,抽屉里的花应该是林创彪今天还没来得及送给我的。我又气又急,恨不得摘下胸前的玉兰连同他抽屉里的一同扔进垃圾桶,然后当着全班的面宣布:从今天起不再接受林创彪送的花,老师是不会接受一个上课不听课的孩子的礼物的……话到嘴边,我忍住了。我把林创彪的家长请到了办公室。从他母亲口中我得知,孩子天生患有多动症,基本上没法控制自己专心地完成某件事,更别说认真听课。但为了摘玉兰花,他每天愿意提前起床,步行到外婆家的小院里摘上几朵鲜玉兰再赶往学校,这么长时间都坚持下来了,

3、从没迟到……我的心微微一颤,庆幸那天自己没有鲁莽地扔掉林创彪的花,保住了他最后的尊严。那一朵朵挂着露珠的花儿,不过是一个孩子为了博得老师的喜爱的最后筹码,也许他不过是希望老师多看他一眼而已,他也渴望老师的亲近、爱抚与关注。我开始反思:自己了解过他吗?关心过他吗?为他做过什么吗?林创彪跟其他优秀学生一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生命个体,他也有自己的情感与尊严,有自己的困难,有自己的缺点。生命的个体允许存在缺点和错误,根据“木桶原理”,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天生患病的孩子,我怎样发现他的潜能,培养他的自信,让他也活出自己的精彩?把孩子当孩子看

4、,才能更好地呵护那颗童心。从那以后,我跟林创彪约定好,今后要有条件的接收他的玉兰花,也就是说,他只有在课堂上较昨天有了一丁点儿进步,注意力集中地时间比昨天长一点儿,我才接受他送的花。于是,林创彪成了每天课间护送我走出教室的小尾巴,“老师,今天可以给你送花吗?”他说话有点儿结巴,就连这几个字也常说得含糊不清,但他清澈的眼睛分明是在告诉我“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向成功迈进一小步……”“老师,今天可以给你送花吗”,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语言。我用实际行动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梦想。带着爱与包容,我想我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  幸福包裹“陈老师,包裹——”传达室的叶师傅冲着我办公室喊话

5、。在同事们羡慕、好奇的目光中,我打开这用精美糖纸包好的包裹,里边骨碌碌滚出一大摞棒棒糖。大家更是莫名其妙,纷纷猜测是谁这么有创意,给办公室里送来了零食,我心里却早乐开了花——彭建明,那个曾经为我做了六年“义工”的“小助手”,我的“小尾巴”。刚入学的彭建明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除了经常不交作业外,就是那双黑亮有神的小眼睛,常滴溜溜的转。他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在班上都是中等水平,我也从不过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培优补差的任务已经很繁重了,像他这类中间生是很容易被老师忽略的。直到一天,我接到了一个伤心欲绝的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她向我哭诉了丈夫对她的不忠,儿子对她的不敬和逆反

6、,她觉得家庭破裂给孩子心灵造成了创伤,以至于儿子那么小就沉溺于游戏厅、网吧,家庭作业从来不写。对于大人的责问,编造了满口的谎言。她,就是彭建明的妈妈。震惊之余,我不得不为自己工作的疏忽作检讨,那个一直被我忽视的角落里,什么时候长歪了一棵小苗,而我却浑然不觉。走进教室,小组长和彭建明的争吵引来了同学们的围观——“你说你写作业了,本子呢?”小组长每天都收不到彭建明的作业,比我更能洞察彭建明的心思。“写了,我当然写了,不信,你打电话问我爸。”“那我问你,本子呢?”“忘在家了,不信,你翻书包。”彭建明把书包往组长眼前一摊,一副胸怀坦荡的样子,眼里没有一丝慌乱与不安。我这才注意到,这不

7、是一双八岁孩子该有的清澈眼睛,正如他妈妈所言,他圆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我们都被蒙在鼓里。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隔绝不良信息的侵入。——这是我跟他妈妈商量的第一步“拯救策略”。孩子之所以迷恋网吧,是因为放学以后基本属于无人监管状态,学校放了学,彭建明又不愿回家,在校外瞎转悠,很容易就进了网吧等不良场所。妈妈没等到儿子回家吃饭,以为是去了爸爸那边;爸爸则将责任推给了妈妈。为了让彭建明远离网吧,我主动提出对他的课余时间实施严格监管,让他放学后去我办公室呆着,直到家长来接。当我们家校双方都认定这是矫正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