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新文化运动

9.新文化运动

ID:36193297

大小:10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7

9.新文化运动_第1页
9.新文化运动_第2页
9.新文化运动_第3页
9.新文化运动_第4页
9.新文化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9.新文化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时间和标志2.代表人物3.两面旗帜4.主要阵地5.主要内容6.性质7.意义8.宣传思想(前期,后期)9.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10.李大钊的活动四.新文化运动(第三个时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一)《新青年》的创办1.背景:(1)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2.兴起时间和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口号(或高举

2、两面大旗帜):“民主”和“科学”。5.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6.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二)“新世纪的曙光”1.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2.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具体活动)(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3、作用是: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地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7.新文化运动的不足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8、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民主与科学(前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期)9、新文化运动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解放思想;不断创

4、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10、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如下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完部分的内容。阶段主要特点相关事件性质领导阶级及派别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地主自救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阶段相关事件代表人物启示共同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①

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③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11、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步深入。)12、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结果怎样?答: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外国列强

6、的侵略(2)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