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

ID:36194248

大小:1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7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_第1页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_第2页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_第3页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_第4页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ISA学力测试:培养阅读素养的合理走向——从PISA角度看2014年度第一学期4——6年级“阅读理解”的命题思想横村中心学校:范双荣俞主任、各位高段教研组长:上午好!承蒙俞主任的厚爱,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学习从PISA国际学力测试的视野下来学习2014年度第一学期4——6年级“阅读理解”题型设计的命题思想。如何看待2014学年第一学期阅读题型设计的走向,并通过PISA学力测试的命题思想来催生我们思考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一、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走PISA学力测试这条路?1.大数据背景下的命题理念PISA是一项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2、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生评估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测试及评价方法是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等方面的考查。我国首先引进PISA项目的是四年前的上海市,而且,上海引进后就参加PISA测试,第一次就取得了所有参赛国家中的三项关键能力测试(阅读、数学、科学)第一名;与此同时,上海高考卷也试着运用PISA的命题理念来设计试题。2013年和2014年,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杭州市教科研学术周”高端活动并听取了上海教科院专家就国际学力测试PISA专题讲座。后来,杭州市教科所所长俞晓东、书记韩似萍等专家专程赶赴上海考

3、察、评估PISA项目。2.“阅读理解”命题的落脚点PISA学力测试阅读题型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阅读评价考察的内容与PISA评价内容相吻合。再看县教研室副主任俞虹老师分别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在“命题细则及检测”讲座辅导时,就“阅读”部分明确了四方面的能力:“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整理、表达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四能力”是命题者站在大数据视域角度“阅读理解”提出了非常明晰的要求。“四能力”体现出了阅读素养的有效养成与解题能力有效提高之间的密切关系。命题者正是从课程标准对阅读评价的高

4、度,并通过对PISA项目测试的有机统整,解释了阅读命题的内在逻辑,也引发了我们语文教师对“阅读部分”8/8从命题的角度看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方式。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要从PISA的角度来解读“阅读理解”的命题设计。设想通过2014年度第一学期的“阅读理解”的题型设计的命题解释,尽可能提高阅读测试题目设计的信度和效度,并试图从PISA理念的角度来探讨阅读素养的养成,以及通过纸笔测试反映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逻辑,明晰我们今后的阅读教学的方向。二、整体考量四——六年级“阅读理解”题型设计1.阅读格局:知识格局——能力格局上学期四——六年级的“阅读理解

5、”,我们知道,文本选材全部来自于课外,打破了以往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命题方式。这不仅避免了学生对课内阅读的死记硬背,有效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将课内阅读教学所学到的“得言、得意、得法”运用到生活的“大语文”中来,真正契合了“2011年——2015年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由“知识”转变到“能力”这个格局上。这就是2014学年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来进行阅读命题的真正用意所在。2.文本构成: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一般有两部分组成: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一般来说,文本(阅读材料)多半以连续性文本为主体,非连续性文

6、本为辅的组成。上学期四到五年级都只有两个连续性文本,六年级阅读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我们从“文本的选择、体裁的均衡、题量的设置、”各题的分值”来简单分析14年第一学期阅读理解的命题分配。年级阅读题目从文本选择看从选材体裁看从题目量考察从各题分值看四年级7道25分《蜜蜂与排雷》连续性文本说明文3题10分《沉默的善良》连续性文本记叙文4题15分五年级8道30分《南极洲:冰雪之地》连续性文本说明文4题13分《十年后的礼物》连续性文本记叙文8题17分六年级生活中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3题11道5分30分《小识秋台风》连续性文本说明文4题14分《一季风雨》

7、连续性文本记叙文4题11分从“阅读理解”的分值看,四至六年级分别是25分、30分和30分;乍一看,五、六年级的阅读理解的总分是一样,但是,如果把五、六年级阅读理解放眼到题量上来说,即使五、六年级同样是30分的分值,但题量完全不一样,8/8五年级是8道题,而六年级达到11题,真正多了3题。我们再看图表中的文本选择,是由说明文和记叙文构成的,而记叙文又是以“记事、写人”为主体。这是“阅读理解”命题的大致分配。老师们,我们从四、五、六年级的“文本、体裁、题量、分值”等等方面分析得知,上学期四到六年级的阅读理解的命题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年龄特

8、征以及阅读编排的梯度等等基点上,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单到综合”的一个渐进、螺旋上升的阅读素养培养的过程。3.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先学习一下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思想。2011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