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课件1

27岳阳楼记课件1

ID:36195121

大小:5.7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07

27岳阳楼记课件1_第1页
27岳阳楼记课件1_第2页
27岳阳楼记课件1_第3页
27岳阳楼记课件1_第4页
27岳阳楼记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27岳阳楼记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阳楼词语小结练习1练习2分析鉴赏练习4关于作者教学目的朗读理解要点勾勒成语名言警句解题段落层次内容小结结构图示练习3范仲淹教学目的⒈朗读、背诵全文。⒉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⒋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

2、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解题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3、》,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请听朗读小结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面山而居居十日⒈一词多义。国或居国防国家国都有时或许处在居住停了初极狭,才通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则有心旷神怡土地平旷,屋舍严然通通过顺利通晓旷开朗宽广⒉通假字。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具,同“俱”,全,都属,同“嘱”,嘱咐⒊虚词。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所以动心忍性其必曰其喜洋洋者矣必先苦其心志以其来因凭用来代词:他,他们语

4、气词代词:他的㈠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属予/作文/以记之。C.予观夫/巴陵/胜状。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㈡下面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衔远山,吞长江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日星隐耀,山岳潜形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段)第二部分(2~4段)第一层(2段)第二层(3、4段)第三部分(5段)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

5、,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领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

6、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⑴“衔远山,吞长江”。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气势非凡宽阔无边湖光山色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第4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

7、,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