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ID:36197220

大小:802.31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07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_第1页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_第2页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_第3页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_第4页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篇《内经概论》第二章《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讲人王洪京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目的要求】1.理解解剖方法在《内经》理论体系形成中的作用。2.掌握《内经》观察方法的特点。3.理解假说方法与《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关系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一、解剖方法的应用人体形态结构的探索——为认识生命活动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解剖人体的直接观察,即当时已有通过尸体解剖的方法,来了解人体组织形态、构造等的直观手段。从殷墟(公元1400多年以前的殷代)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耳、目、口、鼻”等多种人体器官名称的记载,说明当时早已根据人体器官的不

2、同部位,不同形态,不同作用,确立了名称。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内经》对解剖人体,观察脏腑,已有较为详细观察的记载,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说明当时医家对用解剖的方法来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是非常重视的。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1、表面解剖。《灵枢·脉度》《灵枢·骨度》讨论了经络的走向与人体骨骼之长短。测知经脉的长短,对于腧穴的定位有重要意义,如脐上2寸为下脘,脐上4寸为中脘,脐上5寸为

3、上脘。2、内脏解剖。《灵枢·肠胃》记载了人体肠胃之大小、长短及其容量等,其中所指出的食道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约为1:35,与现代解剖测量的结果很接近,说明当时若非真正通过解剖测量而能取得这样数据,是绝不可能的。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虽然古代这些解剖知识比较肤浅,但已为探索生命的活动规律,创立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内经》虽然有上述解剖内容的记载。但亦受下述思想的影响: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首先,受有机自然观的影响。即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气的生生化化的统一过程,任何具体事物,不过是气的运动过程中的小小浪花,

4、人亦如此。从有机自然观前提出发,其研究方法,就形成了以整体、动态、功能、相互作用为思考中心的研究思路,这种思路的总倾向,不是着力于变革对象,不是要把对象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处理,而是着力于在保持事物的整体性的前提下,对其整体的属性和功能状态进行考察、描述、调节、控制,无需提出深入认识物质结构和功能细节的任务。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其次,中医主要是一个实用的临床医学体系,对临床家而言,重要的知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四诊合参等观察和临床实用的知识,而不是以认识为目的的解剖等基础知识。再次,《内经》强调“天覆

5、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将人视为万物之灵,不能与动物相侔(音mou,相等、等齐之义),绝不以禽兽作比,故不用动物作解剖研究。上述数种思想认识,均妨碍了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的深入研究。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二、观察方法的应用观察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描述、反应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方法。任何经验科学都必须以观察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础。作为思维触觉的观察,也是《内经》理论建构的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中医理论体系的

6、形成,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不可能运用象现代生物、化学、物理学等那样的科学知识,以及各种检测仪器来认识人体,探索生命的奥秘,只有从生活在大自然的人体生命活动现象来了解,这是很自然的。主要有以下观察方法: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1、对人体外部现象的细致观察——“以表知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即通过对外在表现的观察,以测知内在的变化。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脏》。如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规律的“藏象学说”,从“藏象”这一名词的含义,可以说明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是形成

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基础之一。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2、比较法——“别异比类”《素问·示从容论》“别异比类”“以常衡变”,通过正常与异常的对比、分析,从而推论出生命活动规律和病理变化机制。《内经》的理论取决于现象观察的方法而得出的,因而就很自然地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内经》观察方法的特点:①整体性与动态性:《内经》从气化论的有机自然观出发,认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的现实存在,如“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终而复始”(《灵枢·脉

8、度》),故要认识气的运动规律就必须以现实中活体的整体观察为基础。《素问·五运行大论》等篇并采用类比的方法以论证其动态性,如“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第一节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②全面性与系统性:《内经》十分重视观察的全面性,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切脉动静而视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