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渔》《天》

《宣》《渔》《天》

ID:36212181

大小:2.12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07

《宣》《渔》《天》_第1页
《宣》《渔》《天》_第2页
《宣》《渔》《天》_第3页
《宣》《渔》《天》_第4页
《宣》《渔》《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宣》《渔》《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中有这样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就是诗仙李白。现在让我们来追寻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赏读他绝美的诗篇,沐浴那些皎洁的月光、品味那些甘醇的佳酿,体会那些丰富而动人的的情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人生分期(一)20岁之

2、前——隐居读书时期这段时间属于李白在家乡隐居读书的时期。李白称他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的人生分期(二)20岁—40岁外出游历时期这段时间里,李白首次离开家乡,在外出游,游历山河。同时,他积极自我推荐,想入朝为官。寻了很多门路,皆不成功。李白的人生分期(三)41岁—44岁入朝为官时期这三年,是李白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可能是由于他的名声,也可能是因为有人推荐,他终于入朝为官。得到唐玄宗的热情接待,奉为翰林。李白的人生分期(四)44岁——62岁赐金放还时期这段时间

3、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的出游时期。李白离开朝廷,又开始了布衣的生活。他一方面不满意于眼前的现实,想要回到朝廷为官;一方面又流露出不屑于回到朝廷为官的想法。总体处于这种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之中。李白的人生分期(五)762年,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中,初葬采石矶,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李白的思想李白的思想兼有儒、道、侠的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道家超尘出世、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灌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艺术魅力1.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

4、观色彩。2.奔放豪迈的感情。3.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4.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彩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宣州谢脁楼饯别校叔书云 李白创作背景这首诗就写于李白人生的第四个时期,写这首诗时距离其被“赐金放还”已有十年了。总体来说这个时期李白正处于现实和理想的巨大矛盾中。大约是在公元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句赏析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饯别:以酒食送行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5、。个别字的读音:朓(tiǎo)、饯(jiàn)、校(jiào)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长风:远风,大风。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

6、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思:雄心壮志。览:通“揽”,摘取。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

7、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称(chèn)意:称心如意。明朝(zhāo):第二天早晨。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弄扁(piā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li)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两句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