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案例

《马说》教学案例

ID:36212965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7

《马说》教学案例_第1页
《马说》教学案例_第2页
《马说》教学案例_第3页
《马说》教学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马说》内容概述:《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喻为伯乐,把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比喻为千里马,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设计理念: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导为辅的课堂教学。2.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相关拓展。3.在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情感目标教学。科目语文课题23《马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

2、韩愈的文学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比赛、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重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真分析学情,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搜集背景材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3、一、导入新课《伯乐相马》典故二、释题及简介写作背景(PPT展示)“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在的杂文相似。“马说”即谈马,论马。如《爱莲说》也属于这类文体。韩愈青年时代就颇有抱负和才干。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闲居京城,得不到官职。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直到10年后,他35岁时,才被召回朝廷正式任职。这种坎坷的遭遇正是写作这篇文章的思想基础。三、出示教学目标全班齐读《导学案》P65学习目标四、检查预习作业组长检查《导学稿》的内容。五、简介作者(1组)韩愈,字退之

4、,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六、朗读课文,疏通文义1.正音正字。(2组)(1)祗(zhĭ) 骈(pián) 槽枥 (cáolì)   粟(sù)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2.听录音,自由读,齐读,各学习小组派代表读。(以小组比赛形式进行)3.找出本文通假字及词类的活用。(3组)通假字:(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表现。(3)“材”通“才”,才能。(4)“邪”

5、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4.一词多义。(4组)1.策①策之不以其道 (  鞭打 )②执策临之 (  鞭子 )   2.之①策之不以其道 (  马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作品的主题。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让学生重视预习环节,有利于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读音,有助于正确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意在让学生熟悉课文,增强小组竞争意识。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即重点实词及虚词解释,让学生在交流中质疑,在讲解中学习。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6、的  )3.其 ①策之不以其道 (  它的 )②其真无马邪?  (难道   )③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5.翻译句子(5组)(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划分部分,概括段意。(6组)七、合作探究 (PPT展示问题,各学习小组讨论后进行抢答)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没有遇见伯乐,

7、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明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明确:其真不知马也。5.文中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痛惜——谴责——嘲讽6.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明确: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八、拓展延伸(PPT展示)1.比一比,谁写得最多。写出含有“马”字的成语。(以小组

8、比赛形式进行)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疏通重点句子翻译,有助于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训练学生理解能力及概括能力。在概括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把握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