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ID:36218753

大小:6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1页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2页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3页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4页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2008年上海高考21题)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0题)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

2、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3题)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题)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5.(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题)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

3、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6.(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1题)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第9页(共9页)历史投稿QQ:571114042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7.(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

4、综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8.(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9.(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5、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10.(2008年江苏高考3题)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11.(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10题)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强学会D.同盟会12.(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

6、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13.(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9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第9页(共9页)历史投稿QQ:571114042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2009年上海高考5题)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

7、品中正制D.科举制15.(2010高考广东文综12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16.(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7.(2010高考安徽文综14题)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8、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