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

ID:36219182

大小:15.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_第1页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_第2页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_第3页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_第4页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压轴之作,《马路天使》被誉为描写当时中国现实生活的伟大杰作,是反映中国早期社会的集大成者,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导演是袁牧之,担任影片音乐创作的则是贺绿汀,两位都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代表性人物。这部电影的音乐创作,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当时中国电影音乐的特征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电影导演和音乐创作者的声音意识导演袁牧之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影导演,一直对电影音乐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早在《桃李劫》中,他就首创了将音响融入影片中去,并逐步开始把声音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看待。《都市风光》中,他

2、的声音意识进一步增强,在拍摄之初就决定采用专门的电影音乐创作,使得该片在当时成为电影音乐创作的典范之作。他曾经表示,包含自己在内的多数早期中国电影人,都曾经对电影音乐有过盲目和幼稚的认识,但是经过不断的探索之后,逐渐认识到了电影音乐对影片本身的巨大意义。通过《桃李劫》和《都市风光》两部作品,到了《马路天使》的时候,袁牧之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较为正确和系统的思考,影片中声乐和器乐运用得都十分成熟。作为音乐创作者的贺绿汀,曾经凭借一部《牧童短笛》而著名。作为电影音乐创作者,也先后创作了《乡愁曲》《都市风光幻想曲》等,到《马路天使》的创作之前,已经有了十多部电影

3、音乐的创作经验。而且贺绿汀的创作观念是较为开放和超前的。面对当时针对电影音乐中采用西洋音乐的质疑,贺绿汀认为,无论是西洋音乐还是中国民族音乐,都应该以和电影内容的契合作为前提,两种音乐本身并没有是非优劣之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他总是能够选用最切题的音乐来展现不同内容和情绪,不断挖掘音乐在电影中的艺术魅力,赋予了电影画面之外的新的内涵。(二)电影音乐和电影的有机结合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电影声音艺术的把握能力,较之以往的作品又有了突出的进步,能够把语言、音乐、声响等多个声音要素,用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方式有机和谐统一起来,从而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首先是电影

4、插曲参与叙事。片中有两首经典的歌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两首歌曲分别选择苏州民谣《哭七七》和《知心客》,贺绿汀以此为素材,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在充分保持原作特色的同时,创造性地让歌曲参与到了影片的叙事中来。其设计之巧妙,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充分借鉴。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者均是影片的主人公小红,“九•一八”事变之后,小红流落到上海,成为一个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四季歌》是小红在酒馆卖唱时候演唱的。歌曲一共分为四段,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划分,所表现的内容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军民奋起抗战的故事。伴随着二胡声的响起,小红低着头,手指玩弄

5、着手绢,开始了吟唱。随之镜头中出现了上海的酒楼、东北的阁楼、抗日的战场等多个场景,借助歌曲一一展现出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声音和画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后来的研究称这段戏是中国最早MV的雏形,可见对其评价之高。《天涯歌女》在影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阳台上,小红和小陈嬉戏,小陈用口哨吹出曲调,小红则在一边附和,唱着唱着,小陈索性拿起了墙上的二胡,拉起前奏,而小红也唱出了歌词。镜头中的小红一边唱,一边做着家务,如喂小鸟、擦鸟笼等,真实再现了两个人的日常生活,其整体的情绪是较为欢快的。而歌曲的第二次出现,在情绪上和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恋爱的热情不再,而是充满了委屈

6、和心酸。小红在演唱的力度和速度上都有了突出的变化。而画面中则不断出现两个人之前甜蜜的场景,起到一种反衬的作用,令人叫绝的是,伴随着小陈的锤声,小红的歌声也戛然而止,剩下了没有唱完的“恩爱深”三个字,可见导演构思之精妙。在本段中,贺绿汀采用了民族乐器琵琶、三弦和打板作为伴奏,采用了对位的手法,在影片中作为客观的伴奏出现。加之周璇自然和生动的演唱,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两首歌曲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器乐创作的突出。前文中提到,单纯的歌曲创作在当时已经为观众所诟病,所以在这部影片中,贺绿汀十分注重器乐的创作,而这些器乐,在刻画人物心理、延伸画面

7、内涵等方面都发挥出了突出的功效。在影片开始的前几分钟里,作者使用了军鼓来引出军乐队的前行,然后画面中出现了一连串中国传统婚礼的镜头的组接,画面切换速度是和乐曲的速度相一致的,体现出作者深刻的隐喻,在那个国难当头的时刻,一切都是那样的杂乱无章。贺绿汀还特意将笙、箫等民族乐器和小号、军鼓等西洋乐器放置在一起,以获得一种杂糅的效果,这正是当时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以期能够给民众以警示,激发民众的觉醒。同时,影片中的器乐在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意境营造方面,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贺绿汀十分善于用音乐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而且表现得十分细腻。比如小陈、小红和小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