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

ID:36219681

大小:10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7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_第1页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_第2页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_第3页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_第4页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 考试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虚劳又称虚损,虚者,即是气血阴阳亏虚,损者,即五脏六腑损害。是由于两脏或多脏劳伤,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因素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虚弱性证侯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证侯特征:两个/多个脏腑劳伤,阴阳气血中两种/多种因素虚损,并呈慢性过程为特征。临床症状:形神衰疲,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身体赢瘦,甚则大肉已脱,不思饮食,脉虚无力。辨证论治:1气阴耗伤/益气养阴,补虚扶正/黄芪鳖甲散2肺肾气虚/补肺益肾,培元纳气/补肺汤合人参蛤蚧散3心脾气血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4肝肾阴虚/滋补肝肾,养阴清热/六味

2、地黄丸和补肝汤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饮利水/附子理中丸合金匮肾气丸6心肾阳衰/温补心肾,益气温阳/拯阳理劳汤合右归饮7肾阴阳两虚/滋阴补阳,培元固本/右归丸,左归丸8肾精亏耗/补肾填精,滋阴充髓/河车大造丸。水肿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可伴有胸腹水。病因:病本在肾,肺、脾、肾三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肺与肾的关系上是母子相传,若肾虚水泛,上逆于肺,则肺气不降,而失其通调水道的功能,可促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反之

3、,肺受邪而传入肾时,亦能引起同样的结果。在脾与肾的关系上是相制相助,如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故脾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肾阳亦衰;反之,如果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水肿更加严重。因此,脾肺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鉴别:与鼓胀,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如鼓,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多周身皆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则延及四肢、全身辨证要点:阳水阴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上而下,

4、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渐发生,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稀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阳水: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加减。阴水:5、脾

5、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6、肾气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7、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淋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加减。3、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4、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消渴由

6、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治疗原则:养阴生津,清热润燥。1、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3、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伤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病机:脾肾阴阳衰败,气化不利,浊毒内蕴。辨证论治:1肾脾亏虚,湿热内蕴/

7、健脾益肾,清热化浊/无比山药丸合黄连温胆汤2肾脾阳虚,寒湿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3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熄风/六味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4肾病及心,邪陷心包/豁痰降浊,辛温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瘿气又称为气瘿,是指由于素体阴虚,肝郁化火,气滞痰结所致,以汗多心悸,易饥消瘦,手指震颤,急躁易怒,眼球外突及颈前肿大为特征的病证。瘿囊——多两侧对称,边缘不清,肿块一般光滑柔软,大小可不一,本病无汗多心悸、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及眼突等表现。瘿瘤——颈前肿块常偏于一侧,肿块大小如核桃,质地较硬,随吞咽上下活动。

8、病甚者肿块增大较快,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受限。可有心悸汗多,但肿块性质与瘿气不一样。病因:与体质因素(天癸虚弱,肝血暗耗,冲任亏虚,阴精不足,津液失养)和情志失调(气机郁滞,津液循行异常,凝结生痰)有关。病位在颈前,与肝肾心胃等脏腑有密切关系。病初以实证多见,日久津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