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专业简介

北航专业简介

ID:36229135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北航专业简介_第1页
北航专业简介_第2页
北航专业简介_第3页
北航专业简介_第4页
北航专业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航专业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设二个本科专业、六个硕士点、六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本科生150余名,硕士生160余名(包括本、硕、博连读),博士生40余名,博士后10余名,近年来还招收来华留学生20余名。低年级除执行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外,还开设材料学科大类平台课。高年级按金属与陶瓷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腐蚀与防护等五个培养方向组织教学,为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全过程培养条件。学院下设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共四个系,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2、著名失效分析专家钟群鹏教授。材料学院重视人才培养,锐意加强教学改革,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超过了85%。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结合,实行教授班主任制度,注重加强育人环境的建设,学风好,学生出国留学与上研的比例为全校最高的院系之一,2010年应届毕业生上研和出国的比例达到了70%,学生就业率达100%。材料学院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材料系、英国伦敦大学QueenMary学院、英国拉夫堡大学实行联合办学,凡在学院就读的学生,均可采用3+2(国内三年,国外两年)或2+3(国内两年,国外三年)两种模式到上述学校就读,毕业合格后授予上述学校工学硕士学历学位

3、证书。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270余名,硕士生240余名,博士生50余名,博士后10余名,来华留学研究生10余名。学院下设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与信息工程系。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教授;学院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目前共设有13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4个自主建设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实行联合办学,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展了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3、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航自动化科学

4、与电气工程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的一体化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拥有7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重点一级学科评审中名列前茅。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自动化大类本科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其口径宽、航空航天特色突出、学科资源优势明显,在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领域为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入学后自主选择自动化(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进行专业培养。其中,自动化专业,以电

5、为主、机电结合,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综合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自动控制和计算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仿真为基础进行专业教育。该专业于2008年被再次评定为国防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电能的产生、传输、变换、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按照强电与弱电并重、元件与系统并重的原则进行专业教育。4、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设有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打造与国际一流大学航空院系本科生教育接轨的培养架构,以国家军用飞机及民用大飞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为背景,以

6、强势航空推进学科群为依托,以先进航空推进科学与技术为教学核心,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精英人才。学生除了学习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及机械工程等学科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热力学、飞行器动力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方法等专业方向课程。学院具体本科专业及培养方向:学院以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进行招生,实施2+2培养模式,在低年级阶段(前两年)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着重强化数理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高年级阶段(后两年)以实践教学为主,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

7、合素质。在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的就业情况自主选择专业,学院专业具体分为:飞行器动力工程(设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和航空发动机控制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设传热传质学、燃烧工程专业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侧重于民航发动机的维护和可靠性研究)、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侧重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动力领域具有极其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民航、能源、船舶、交通、石油、电力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保持100%。学院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本

8、硕博连读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