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

ID:36231240

大小:1.6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07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_第1页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_第2页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_第3页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_第4页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易错点与考点专项突破◆ 专题23 散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难点突破】难点一、记叙性散文阅读【解题指南】记叙性散文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⑴叙事散文。偏重对事件的叙述。文中之“事”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也可以是一个

2、典型的细节化的生活片段。⑵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人。有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与精神面貌;有的从横向角度,剪辑若干的精彩片段,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和气质;有的注重对人物生活片段的记叙;有的着重突出人物群像的描绘。记叙文的线索有明显和暗线之分,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之说。【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忆刘半农君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我已经忘记了怎

3、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

4、。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

5、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八月一日。(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

6、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答:。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答:。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答:。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答:。【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名师点睛】掌握散文阅读鉴赏的一般步骤:1.从整体上理解作品先辨其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托物言志,还是感悟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

7、);再逐段概括内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丈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形成明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看作对作品有了整体的把握。2.揣摩语言就是通过辨别、比较、思索,正确把握语句的含蕴。既要注意语言的组合关系,又要注意品出语言的情味。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艺术,在散文中,作者总是非常重视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内情和外物的高度和谐一致。在情物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式:托物抒情、融情于景和移物就情。3.因果分析带着问题到文中去,从

8、上下文梳理中,辨析考查点所涉及的形式怎样为表达内容服务,达到什么效果,然后结合原有的关于考题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加以条分缕析的理性判断,筛选出答题要点,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组织文字作答。一要保证原因的真实性,二要保证原因的充足性,三要揭示出“因”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