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ID:36231797

大小:12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07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_第1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_第2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_第3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_第4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高考政治分类练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点击:254 评论:0 2012年2月19日18:38作者:网友提供智词:文字大小【大中小】【背景色】【可打印版本】【关闭窗口】[2011·安徽卷]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

2、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题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①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问题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②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③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④当选,答案为C。[2011·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

3、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意识、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人的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的区

4、别。题干强调,经科学实验验证,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应,故体现了①的观点。反应是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本身作为物质的产物,对外界不会有反应,故②排除。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是将两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③观点错误,植物对光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仅仅“相似”,而非相同。故本题答案为B项。[2011·广东卷]“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

5、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解析】C。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2011·江苏卷]荀子说:

6、“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题干的引文内容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据此判断,A、B表述不符合题意,C表述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2011·江苏卷]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

7、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题干的关键句“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是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可以看出,只有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表述不准确,C表述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2011·四川卷]《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

8、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解析】D。本题以《吕氏春秋·察今》中循表夜涉的典故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的认识理解能力。古文大意是说,楚国人想攻打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暴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标记在夜晚徒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