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ID:36233571

大小:8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7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_第1页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_第2页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_第3页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_第4页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着重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林可胺类等十一类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耐药机制、配伍禁忌等。希望本文能给初学者学习和参考提供帮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本文中也难免有些错误存在,欢迎阅读本文的朋友提出、指正。QQ:45107194E-mail:qingyu986@163.com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副作用及配伍禁忌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性好,毒性低。青霉素G是一种

2、有机酸略溶于水,可与碱金属盐结合成盐,临床常用其钾盐和钠盐。作用机制: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细菌耐药机制:1、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2、抗生素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间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发生抗菌作用。此种β-内酰胺酶的非水解机制又称为“牵制机制3、由于细菌缺少自溶酶而出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即抗生素具有正常的抑菌作用,但杀菌作用差。4、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

3、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5、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靶位增多或产生新的靶位均可使抗生素失去抗菌作用。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主要经肾脏排除,一部分在肝脏被破坏,60%以原形排除,丙磺舒(羟苯磺胺)能减慢青霉素的排出而增加血药浓度。对大多数革兰氏G+细菌、部分革兰氏G-球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低浓度时仅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其敏感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化脓棒状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李氏杆菌、牛放线菌、钩端螺旋体等。但对G-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布氏杆菌等作用很弱,对结

4、核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无效。苯唑青霉素(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新青霉素II):作用类似青霉素,内服有效。邻氯苯唑青霉素(邻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无论内服、肌注均比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双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对耐药菌株是苄星青霉素的100倍抗G-杆菌青霉素类:供注射的有美西林、替莫西林,供口服的有匹美西林,本类对G-菌作用强,对G+作用弱,美西林和匹美西林仅对部分肠道G-杆菌有效,替莫西林对大部分G-有效,本类药为抑菌药不能直接杀死细菌,与其他抗菌药合用可提高疗效。广谱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对大多数G+与青霉素相同或稍弱,对大多数G

5、-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布氏杆菌,巴氏杆菌均对本品有效,但对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等无效。本品对G-的抗菌效力较氯霉素、四环素略强或相仿。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杀菌作用比氨苄西林强,口服是氨苄西林的2.5倍,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本类药物供口服和注射还有:海他西林(缩酮青霉素)、美坦西林。供口服:酞氨西林、匹氨西林、(吡氨青霉素)、巴氨西林等。阿洛西林:主要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感染。羧苄西林: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作用较强。口服吸收差,需注射给药,肾功能损害

6、时作用延长,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哌拉西林:抗菌谱广与羧苄西林相似,而抗菌作用较强,对各种厌氧菌均有一定作用。与氨基甙类合用对绿脓杆菌和某些脆弱拟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有协同作用。除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外,对其他革兰阴性球菌和炭疽杆菌等均甚敏感。不良反应较少,可供肌注及静脉给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供注射的有头孢噻吩(先锋霉素I)、头孢唑啉(先锋霉素5V)、头孢乙氰(先锋霉素7VII)、头孢匹林(先锋霉素8).供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4IV)、头孢羟氨苄等。即可口服又可注射的头孢拉定(先锋霉素6VI)①对革

7、兰阳性菌(包括对青霉素敏感或耐药的金葡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差;  ②对青霉素酶稳定,但仍可为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  ③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二代头孢菌素:供注射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多、头孢尼西、头孢雷特等,供口服的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等。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仿或略差,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增强,部分对厌氧菌有高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②对多种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③对肾脏的毒性较第一代有所降低。第三代头孢菌素:供注射的有头孢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

8、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甲肟、头孢磺啶等。口服的有头孢克肟、头孢特伦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布烯、头孢地尼等 ①对革兰阳性菌有相当抗菌活性,但不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