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

ID:36241389

大小:2.1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7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_第1页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_第2页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_第3页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_第4页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次“植树”的比较与思考张卫星2015年9月,我参加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培训,选择的项目是“小学数学交互式教学的初级水平”。11月底,培训进入教学实践环节。根据要求,我校至少有一位数学教师要拍摄40分钟的教学视频,其余教师只要拍摄15分钟就可以了。由于我调到白塔二小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不足三个月,为了营造教研氛围,我决定承担40分钟教学视频拍摄这一任务。选什么内容呢?我思索了好几天,最后确定执教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一、汲取营养“植树问题”并不陌生,我在2008年11月就上过这一节课,并在2008年12月台州市小学教科室主任实务培训中作

2、了题为“简约充实与数学建模的完美整合”的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撰写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说明》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撰写的《小步子推进: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14在《教学月刊》上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小学各科教与学》杂志全文转载。可以说,2008年的那次教学比较成功。当年最让我心动的是如下这一幕。课例1:“植树问题”在学生经历第一次模拟植树(每隔5米)后,我对学生说:“如果让你来植树,同样全长20米,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一位学生马上说:“还可以是2米、4米、10米和20米。”我说:“为什么?”他立即说:“因为20除以它们,能除完。”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学

3、生。于是我马上出示学习任务——每小组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画图研究,看看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在经历一番探究与交流后,课件呈现如表1所示:表1“植树问题”探讨一全长(米)间隔长度(米)两端都栽间隔数(个)棵数(个)  20545456102320122101114这个时候,我又追问:“除了路长是20米,还可以是几米?怎么种?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植树,路的全长与间隔长度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每小组只能确定一种方案去植树。”学生再次展开探究,结果汇报如表2所示:表2“植树问题”探讨二全长(米)间隔长度(米)两端都栽间隔数(个)棵数(棵)60203480

4、1089160101617最后,我问道:“观察这两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马上说:“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另一个学生也抢着说:“间隔长度×间隔数=全长。”预设的答案如期而至,我不得不赞叹学生的聪明才智。“除了这两个发现,还有新的发现吗?”我及时追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这时,一位小男孩突然举手说:“老师,我有新的发现!”“你来谈谈!”我鼓励他。“老师,我发现间隔数增加8-3=5个,棵树也增加9-4=5个。间隔数增加16-8=148个,棵数也增加17-9=8棵!”小男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外,这个结论我事先都没想到。我只能微笑着说:“此时,应该有

5、……”旋即,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老师,老师,我也有新的发现!”一个小女生轻轻地说!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小女生说:“间隔长度都是10米,全长由80米扩大到160米,扩大了2倍,结果间隔数也扩大了16÷8=2倍!”教室再次掌声如潮……那么,当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精彩的一幕呢?原来,当初为了突出“分散建模”这一主题,在教学时做了两个处理。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化。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有三种情形,但我为了突出基本模型的构建,只教学第一种情形——两端都种。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建模体验。二是充实建模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我把建模过程分

6、成八小步进行,可以说达到了充分细化。其建模的主要过程如下:14创设原型,理解间隔与间隔数;解读问题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教师模拟栽树;学生第一次利用泡沫和牙签模拟栽树;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第二次模拟栽树;学生第三次模拟栽树;信息汇总,植树问题基本模型水到渠成;解释植树模型中“1”的含义。而上述这一幕其实就是这八步当中的五、六、七三步,前面四步的经历也为这三步的成功做好了铺垫。二、再展风采七年后重新执教这一课,不可能重走老路。七年前我也曾经想过用“整体建模”来教学这一课,但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最终选择了分散建模。七年后,我的经历更加丰富,理应给自己一个挑战。于是,我决定

7、用整体建模的策略演绎这一课。(一)纸上谈兵:预设整体建模思路整体思路已定,如何展开?如果在一节课内同时构建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模型,肯定要创设一个集中的探究平台。而要让这个探究平台有效,只能选择一种模拟植树的方法,否则时间无法保证。经再三斟酌,决定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14模拟植树。而要让学生经历画线段图的模拟过程,又必须要解决间隔、间隔数、棵数等基本概念,还要让学生事先感受三种植树类型的特征。经过这样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推考,整体建模的思路就理顺了。(二)牛刀小试:检验预设是否可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先预设思路是否可行,终究要经过课堂检验。于是,第一次试

8、教便开始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