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恐龙无处不有

6恐龙无处不有

ID:36246914

大小:1.3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7

6恐龙无处不有_第1页
6恐龙无处不有_第2页
6恐龙无处不有_第3页
6恐龙无处不有_第4页
6恐龙无处不有_第5页
资源描述:

《6恐龙无处不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90吨(目前的大象只有6吨),曾以900~1200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可在6500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弄清说明对象,找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3.了解“板块构造”理论籍犹太人,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

2、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杂志。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褶皱劫难追溯鸟臀目骨骼潮汐遗骸金属铱蟾蜍衍射地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zhězhÒujiésùtúngéyīxīhaíchánchúyănqiào速读课文,独立思考:1.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分析文章说明结构: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1

3、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总分总默读课文,分组讨论: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4.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关于“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是以大陆和海洋形成的几种理论为基础所形成的大陆学说之一。它是1912年由德国A.L.韦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海岸线能互相衔接,两岸的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和古气候等极为相似并呈连续状的现象提出的。认为大西洋两岸和其他地区间的古生物有亲缘关系,不是由于“陆桥”的存在,而是由于非洲和南美洲等曾直接连接;古生代二叠纪肘,地球上只有一

4、个联合大陆,当时大西洋和印度洋并不存在;中生代以后,联合大陆开始破裂并漂移,逐步形成现今海陆布局。想一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1、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理解品味2、品味语言(说一说,下面红色的字能否删除,为什么?)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

5、撞……3、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完全分开。拓展延伸学科之间的联系能促进新领域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科学联系的实例?人们仿生蝙蝠造出了雷达蝙蝠雷达蛋壳型建筑悉尼歌剧院启示一:细心观察,思考问题善于联系。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启示三:学会举一反三这些科学的发现者都具有什么共同特征?总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懂得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

6、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谢谢同学们精彩的表现!再见!愿你们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