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的政治制度

ID:36248945

大小:2.4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7

明朝的政治制度_第1页
明朝的政治制度_第2页
明朝的政治制度_第3页
明朝的政治制度_第4页
明朝的政治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朝的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讲,明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决策制度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4.学校和科举制度5.军事制度6.监察制度7.宗藩制度1368-1644年1.中央决策制度1.1.废相和建立内阁1.1.1.1380年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政府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1.1.2.内阁四辅官:春夏秋冬各一,辅助处理公务殿阁学士:翰林院学士内阁制度确立:朱棣将其制度化1.2.内阁的职权和地位票拟权:皇帝将奏章送内阁草拟出处理意见,然后再送交皇帝审批,审批不合格则需内阁再议,合格则由内阁草拟诏谕下发内阁实质为皇帝的秘书处,六部并不直接对内阁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在宰相制度下,六部直接对宰相负责,间接对皇帝负责。1.

2、4.司礼监及其职权司礼监为宫廷宦官机构,负责礼仪宴飨等事务秉笔太监为司礼监中的伺候皇帝笔墨的宦官,掌握重要权力批朱之权:皇帝审批奏章的权力在皇帝繁忙、无能或不理朝政的时候落于宦官之手收发奏章、传达圣谕之权监督朝官和地方之权2.中央行政制度2.1.六部废相之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2.政通史司六部的奏章通过它传达给皇帝,皇帝的圣谕通过它传达给六部3.地方行政制度3.1.行政层级的设置省-府州-县3.2.省3.2.1.初期行政机构的分权:民政、刑政、军政民政:承宣布政史司刑政: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指挥使司3.2.2.后期设巡抚分权导致无效率,后改派巡抚统一行政权4.学校和科举制度4.1.各级

3、地方设官学,中央设国子监官学需要考取,称为童试4.2.科举考试A,考试程序乡试:省级考试会试:中央一级考试殿试:皇帝主持的考试B,考试内容和形式四书五经八股文5.军事制度5.1.军事指挥系统皇帝:最高军事统帅司礼监:影响军事决策兵部:管理、训练、调动、制定战略御马监:掌管调动军队的兵符火牌、掌管禁兵、派出监军监督军队军事决策程序:内阁参谋、皇帝或司礼监作决策、兵部发出军令、御马监出兵符火牌、文臣监督武将执行5.2.军队系统5.2.1.中央军京营:京城卫戍部队亲军:皇城守卫部队(皇城保卫)、禁兵(皇帝贴身护卫)、锦衣卫(特务机构)5.2.2.地方军屯兵制:在地方实行屯兵,以卫所为管理单位募兵

4、制:屯兵制缺乏作战效率且容易导致,后改行募兵的镇守军制度6.监察制度6.1.皇室的监察机构(特务机构)锦衣卫:从皇帝身边的侍卫演化而来,协助皇帝监视朝臣、缉捕叛逆、审判案件厂:东厂、西厂、内行厂,由司礼监管辖,在宦官专权时权势盖过锦衣卫6.2.政府中的监察机构6.2.1.都察院:地位与六部尚书并立,称为“七卿”设正职:左右都御使副职:副左右都御使、左右佥都御使下设十三道监察御使职权: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监察活动:当庭弹劾、监察档案、出外巡查6.2.2.谏议机构:六科给事中对应六部设六科给事中,负责检查六部的奏章,并对皇帝下发的公文进行谏议7.宗藩制度7.1.朱元璋对皇室进行了分封藩王不仅有民

5、政之权,甚至拥有军权,子孙可以继承爵位7.2.朱棣之后对藩王权力进行了限制封建割据对皇权形成威胁削弱藩王权力:褫夺兵权、限制行动自由等实行高爵厚养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