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课件

《白杨礼赞》课件

ID:36249768

大小:2.5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07

《白杨礼赞》课件_第1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2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3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4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崇敬和赞美茅盾听读课文,正音无边无垠(yín)虬枝(qiú)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婆娑(suō)秀颀(q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积累文中的生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名,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白杨礼赞》等。作者简介: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

2、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写作背景自学指导:1、听课文录音,弄清文中生字词的正确读音。2、看注解,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3、整体感知课文,思

3、考:①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②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白杨树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平凡”?③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运用的是什么写法?自学检测1、请正确读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恹恹欲睡()旁逸斜出()虬枝()婆娑()外壳()晕圈()楠木()秀颀()yíndǐyānsuōqiúqíyìqiàoyùnnán3、①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读准字音大毡子()开垦()外壳()主宰()倦怠()婆娑

4、()丫枝()晕圈()虬枝()秀颀()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无边无垠()zhānkěnqiàozǎidǐqiányíndàisuōyānyāyùnqiúqí生字课练小结拓展细读初读段落朗读生词生字区别象征背景作者目标扉页结束白杨树不平凡生长环境外形特征精神品质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干:笔直枝:向上靠拢叶:片片向上皮:光滑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景美形美神美②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白杨树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平凡”?③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运用的是什

5、么写法?不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是为了赞美像白杨树那样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北方的农民和敌后的哨兵。运用的是象征或托物言志的写法。关于象征手法象征比喻拟人暗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理象征手法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有区别:⑴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⑵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

6、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标志。⑶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象征手法: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的写法。象征是把事物形象化、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有何区别呢?1、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就篇章而言。而拟人、比喻是修辞方法,就具体的句子而言。2、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如:山也笑来水也笑。象征写法的作用:1、把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寄托在事物上,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

7、能说的话,巧妙的告诉读者。课练小结拓展细读初读段落朗读生词生字区别象征背景作者目标扉页结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说明对白

8、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和欲扬先抑的写法。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重点阅读7—9段,思考:1、在作者的心目中,白杨树的形象可以用哪一个词概括?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一形象?2、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有哪些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