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ID:36257128

大小:80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7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_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总背景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改革;3.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社会状况。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的兴修(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商业日趋活跃,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进步引

2、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

3、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不断春秋无义战,各国以争霸为目的而战;战国时期,群雄角逐,各国以兼并为目的而战。战争中,大国吞并小国,民族不断融合,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

4、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井田制解体,封建制生产方式兴起王室衰微,诸侯纷起,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渐确立。百家争鸣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免遭时代的淘汰,各国纷纷实行改革或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时代国别主持内容影响春秋齐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鲁前594年“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公开

5、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魏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楚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秦国能实行较彻底改革的原因必要性可能性秦国虽霸西戎,然偏居关中,经济、政治、文化均落后于中原各国,有必要进行较彻底的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客观主观处于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变法成为时代潮流三家分晋中原人士游说各国国君权力集中,又能发愤图强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