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及《石头城》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

ID:36258098

大小:2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7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_第1页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_第2页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_第3页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_第4页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越中览古》及《石头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绝句是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人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来抒发他的无限感慨。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答: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二、前三句极写得胜之

2、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除了“今昔对比”,本诗还运用了“欲抑先扬”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试分析一下。欲抑先扬:形成落差,使表情达意更加鲜明,增加内容波澜起伏曲折之美,增加可读性和吸引力。虚实结合:留下空白,激发想象,增加吸引力;有虚有实,丰富内容,增强表现力。近体诗八首之石头城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

3、一次次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仕途坎坷,曾路经金陵,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留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主旨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

4、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比较阅读 《越中览古》与《

5、石头城》《越》着力写昔日繁华,以此来反衬今日的凄凉。《石》则主要写今日之凄凉,无今昔之对比。《越》有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主要却是借此寄寓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石》并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寄情的内容都熔铸在具体意象中,意境更浑厚深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