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ID:36259287

大小:2.7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7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_第1页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_第2页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_第3页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_第4页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气候复习提问:⑴天气的概念:短时期的大气状况(阴晴冷热风雨气压等).天气变化较快.⑵气候的概念:长时期的大气综合状况.气候比较稳定.⑶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⑷形成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②下垫面(地形.海陆位置.洋流)③大气环流.④人类活动.一.气温和温度带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南北温差大.②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一月均温约–30℃.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南北温差50℃以上.1.气温: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②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寒冷.0℃等温线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①南北方分

2、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④秦岭淮河一线.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漠河西沙群岛二.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形成原因: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因此南北温差不大.漠河均温16℃.海南岛均温为28℃.南北温差为12℃左右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_____盆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最低平均温度出现在______高原.原因是_______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地形.晴天多.日照强青藏地势高漠河海南岛2.温度

3、带:⑴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温度带范围≥10℃作物熟制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1600℃>8000℃1600—3400℃3400—4500℃4500—80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后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

4、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二.降水和干湿地区1.降水: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⑵时间分配: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多雨.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少雨.⑶各地雨季长短:一般而言.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原因:受夏季风进退所影响.练习:降水最的地方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降水最多的地方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季节变化:就大多数地方而言.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②年际变化:

5、南方较小.北方较大.原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吐鲁番托克逊深居内陆.水汽少.降水少台湾火烧寮①东南信风迎风坡多雨.②受暖流影响.多雨.吐鲁番火烧燎⑷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①五月份在南部沿海一带:②六月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③七.八月在华北.东北一带:④九月份南移.十月份雨季结束北移南移⑸降水的类型:①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②锋面雨:冷锋降雨:锋后及附近降水.影响我国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暧锋降雨:降水多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③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影效应.焚风效应).准静止锋降水:多雨连绵天气.④台风雨:强度大.狂风暴雨.历时短.⑹影响我国

6、的两个主要准静止锋:①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春末夏初的梅雨天气(也叫霉雨).由于冷暧气团势均力敌而成.②昆明准静止锋:发生在冬季.由地形阻挡而成.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①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③影响我国的二种季风: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④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⑤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时间: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7、.成因:雨带北移后.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贺兰山2.干湿地区: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⑵四类干湿地区: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等降水量线400㎜等降水量线200㎜等降水量线①湿润地区②半湿润区③半干旱区④干旱地区练习: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原因是__________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纬度高.蒸发小800㎜200㎜400㎜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降

8、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