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

ID:36260022

大小:1.42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5-07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_第1页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_第2页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_第3页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_第4页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古诗、名著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名著导读刘禹锡 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怀旧空吟闻笛赋,。,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长期遭贬遭遇坎坷辛酸、愤懑归来感慨世事变迁用典悲痛、怅惘感叹身世展望未来比喻富有哲理豁达、乐观感谢赠言振作精神积极、坚强辛酸愤懑、坚定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思想感情:赤壁杜牧折戟沈沙①铁未销,自将②磨洗认前朝。,铜雀⑤春深销二乔⑥。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1.诗人

2、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过零丁洋文天祥文天祥:明代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这是一首咏志诗。作者简介: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飘絮,雨打萍:风中柳絮,雨中浮萍。同样比

3、喻国家和自身摇摆不定。惶恐滩头说惶恐,。人生自古谁无死?。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一个“惶恐”、“零丁”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通过追

4、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过零丁洋文天祥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比喻形势险恶境况危苦对偶舍生取义名垂青史叙事抒情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水调歌头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上阕:饮酒问月{{{起笔突兀写在“出世”与“入世”徘徊困惑双重矛盾积极乐观热爱生活{想象奇特主旨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5、,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阕:对月怀人}}}}衔接上阕转入抒情胸襟博大美好祝愿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

6、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抒发对弟弟的强烈思念。4、月亮有那些美称和雅号?你还知道哪些咏月的名句。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咏月上阕:饮

7、酒问月下阕:对月怀人---------追求美好生活圆月衬别离。---------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乐观旷达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喻清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作者简介: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牌名题目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望西都,意踟躇”描写了怎样

8、的情景?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辉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