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

ID:36263751

大小:1.7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07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2国民收入核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内容⊙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2.3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4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2.5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与基本公式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在2005年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存量★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2005年12月31日所拥有的人口总量。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流量的积累会形成存量。今年的资产(存量

2、)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某一时期内存量的变动就是作为流量的投资。每一个时期的储蓄是流量,但是,各时期储蓄的累加结果却形成存量。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以前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前苏联首创,认为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生产,是一种以限制性生产为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国民帐户体系(SNA)★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略)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

3、户体系⊙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采用MPS,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核算体系。★1993年开始放弃MPS采用以SNA为基本框架的核算体系,同时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径和内容,既向国际标准靠拢,又便于历史资料进行的比较。★2003年实施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完成了向SAN体系的转变。SNA与MPS的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对国民收入核算时皆以货币为单位,将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换算成价值单位,并进行加总和平均。采用范围不同。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普

4、遍采用MPS;SNA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核算理论基础不同。MPS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SNA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统计结果皆进行必要的结构和动态调整。统计范围不同。MPS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业,统计口径包括中间投入品;SNA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统计口径只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DomesticProduct)∗一定时期内,利用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5、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NationalProduct)∗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最终产品和劳务∗一年,一个国家生产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不再作为投入品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和劳务∗不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品的产品和劳务。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区别★GDP采用本土原则。衡量位于一国领土内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GNP采用国民原则。衡量一国

6、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人口为统计标准。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GNP-NFPGDP和GNP⊙联系★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本国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之差。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生产净值(NNP)⊙定义★表示一国一年产值的净增量。即一国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公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NNP=GNP-折旧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

7、要素得到的收入。⊙公式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个人收入(PI)⊙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公式.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定义★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公式★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2.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NP折旧NNP间接税N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

8、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收性支付DPI2.3国民收入两种核算方法支出法⊙定义★记入GDP的所有产出和服务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者)购买这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因此我们可以从总支出的角度出发测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