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

ID:36268445

大小:1023.05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07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_第1页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_第2页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_第3页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_第4页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复配农药的定义为了某种目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单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的农药制剂称为复配农药或称农药混剂、农药混合制剂。农药混剂有两类,最常见的一类是在工厂里将各种有效成分和各种助剂、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配在一起,加工成某种剂型,直接使用;另一种是将各种有效成分分别加工成适宜的剂型,在施药现场按一定比例混配后立即施用,称为桶混剂(tankmix)。农药混剂不包括在工艺上难以分离的同系物、类似物、异构体之间的混合。复配农药的分类农药混剂依有效成分分为二元、三元或多元混剂。按用途不同

2、分为杀虫混剂、杀菌混剂、除草混剂、杀虫杀菌混剂、杀虫除草混剂、药肥复配混剂等。复配农药的剂型与单剂一样有多种不同的剂型一、复配农药研究的意义1、扩大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A=a1+a2+c1B=b1+b2+c1C=a2+b2+c1+c22、克服和延缓抗药性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农药克服抗药性的机理为其中的一种成分能抑制害虫体内的抗性机制从而保证其它成分的杀虫活性。例如黑尾叶蝉对马拉松产生抗药性是因为黑尾叶蝉体内的羧酸酯酶大量降解马拉松,使之失去杀虫活性。马拉松与异稻瘟净复配后,异稻瘟净抑制了羟酸酯酶对马拉松的降

3、解作用,保证了马拉松的杀虫活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抗性黑尾叶蝉有增效作用是因为氨基甲酸酯抑制了叶蝉体内脂族酯酶对有机磷的解毒作用。这些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剂克服了黑尾叶蝉的抗药性。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还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如A、B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复配,A剂可杀死具有抗B剂基因的个体,B剂可杀死具有抗A剂基因的个体,减少群体中抗单剂的基因频率。其次,抗A、B两剂的基因频率为两单剂频率之积,非常低,同时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剂可杀死这种多抗性个体,从而进一步降低抗性基因

4、的频率。3、克服再猖獗使用复配农药对农田生态中的害虫有较均衡的药效,虽也杀伤天敌,但只要对天敌的毒力不大于害虫,就不会导致害虫和天敌之间的比例失调,另外复配农药还可抑制某些药剂对繁殖的促进作用,其机理还有待研究。4、提高药效由于混剂中的两个或多个单剂相互增效,因而可提高某些药剂的毒力和防效,降低单位面积用药量,降低成本。5、降低使用时的毒性、药害和残留高毒与低毒有效成分复配,如无增毒现象,则应比高毒单剂使用安全。同样高残留与低残留单剂混配,一般应比高残留单剂降低使用后农作物上的残留量。农药复配后,由于

5、用药量降低,相应地就会降低药害二、复配农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1992-1996年间,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注册登记的农药品种为7711种,其中混剂为2778种,占总数的36.03%。其中杀虫剂1380个,除草剂275个,卫生用药319个。第二节复配农药研究的方法1、农药复配要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延缓抗药性,增效、扩大使用范围、降低成本、降低使用时的药害和残留等。农药复配的主要目的一是扩大防治谱,对同时发生的病、虫、草害有较均匀的药效,从而尽量延缓甚至克服农药在种间筛选引起的有害生物种群演替,达到防止害虫再猖

6、獗、次要害虫上升、有害生物演变成优势种群的现象。二是克服或延缓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产生,减少用药量,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选择好混剂的组对1单剂组对应是作用机制完全不同、至少是证明不存在严重交互抗性的品种。作用点为多基因控制的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作用点不同的除草剂混合;虽同是神经毒剂,彼此又有差别的菊酯类、有机磷、氨基甲酸酯间混合。2、选择好混剂的组对2考虑到扩大使用范围,组对应是各有效成分所防治的有害生物谱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且发生的时期或防治的适期吻合或相近。如防除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与防除双子叶

7、杂草的除草剂混合;不兼治螨类的杀虫剂和兼治螨类的杀虫剂或杀螨剂混合;杀真菌剂与兼治细菌病害的杀真菌剂混合。3从降低使用成本上考虑,应选用价格较低廉且对有害生物有一定防效的单剂与成本较高的单剂组对。4复配农药的单剂的残效期差异要小5不能选择单剂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和存在慢性毒性等问题的单剂。3、增效的室内毒力测定不同的单剂配比会有不同的增效结果,甚至拮抗4、田间药效试验混剂的田间试验一般要有成梯度的三个剂量,并设有单剂对照,常用药剂对照,空白对照。若为二元复配则有7个处理,每个处理至少应有三个重复,共21

8、个小区。混剂对主要作物的药害情况也应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内容之一。5、适宜的助剂和剂型必要时还要加助溶剂、稳定剂等。一般地单剂能加工的剂型,混剂也能加工成相应的剂型。加工的剂型一定要保证各项指标(乳液稳定性、悬浮率、湿润时间)和稳定性(制剂物理性能和有效成分稳定性)达到要求。6、急性毒性的测定复配后混剂对哺乳类动物的毒性不应比单剂毒性高,混剂的急性毒性(LD50)必须是低毒或中毒,不得是高毒。如毒性明显增高,则组对或配比不合理;有时虽属增毒,但毒性仍属低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