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师资安全培训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

ID:36269397

大小:530.0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5-07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_第1页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_第2页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_第3页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_第4页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规师资安全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副教授工程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刘其志资勘系党总支书记煤矿安全法规主要内容:法律基础主要安全法规技术政策及导向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法律的概念与特征违法、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犯罪构成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1、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以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一般表现为监狱、警察和

2、法庭,特殊情况下加入军队。(4)法是行为规范的总称。(5)法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二、违法、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1、违法违法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危害,有过错的行为。(1)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人们的思想。(2)对社会要有危害性或有害的行为。(3)从主观上,行为人要有过错。并非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4)违法的主体必须具有责任能力。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是不同的,①法律上有明确规

3、定;②是以国家的名义对违法行为的一种谴责;③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3、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实施的惩罚性强制措施。法律制裁有以下三种情况:(1)刑事制裁。我国对触犯刑事法律的刑事违法行为的人,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外国人,还有驱逐出境。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2)民事制裁。对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民事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民事制裁的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

4、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作、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⑩赔礼道歉。法院还可以训诫、责令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3)行政制裁,是国家机关或企事业组织对违反法律法规从而应追究其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所给予的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劳动教养等: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①行政处罚指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对具有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一种制裁。违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给予的处罚,必须

5、依照法律规定来办,处罚机关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当事人有申诉或检举权。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②行政处分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工作人员和职工的违法、违纪和违章行为进行的处分。③劳动教养是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给予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实施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三、犯罪构成犯罪是指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该刑法处罚的行为。犯罪的特征是对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犯罪的四大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

6、观方面。①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必须是有责任能力(即辨别是非和控制行为的能力)的人。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②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或过失。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安全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③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分子所侵害的社会关系。④犯罪客观方面

7、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基本形式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前者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杀人、抢劫、诽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行为,后者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宪法与行政法的基础概念宪法与行政法的基础概念一、宪法(constitution)规定一国基本人权和权力分配结构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①定义“宪法”的三种视角:A.从“权与法”的实质意义上理解,认为宪法是确立政体和人民同政府间相互关系的权

8、利义务的规则。20世纪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还包括了更为宽泛的内容。B.从宪法与普通法关系的形式意义上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形式上理解“根本”。C.形式意义的一种最新解释,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最基本的博弈规则”。宪法与行政法的基础概念②拉丁语“constitutio”及其复数形式“constitutiones”—主权者颁布的法律、宗教法。英语“constitu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