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ID:36270168

大小:437.5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5-07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_第1页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_第2页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_第3页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_第4页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一、实施新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课程改革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性选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90年代初期打“外围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90年代中期打“攻坚战”,课堂教学主渠道成为共识,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课堂生命活力仍难以焕发,人们开始反思:在现有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能有实质性突破吗?就这样,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逼近终于把课程改革推向了前台,课程改革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是课程文化的重要转变和发展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平台课程改革

2、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推进社会发展进程希望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和不负责任;多一点饱含尊严的社会性,少一点奴性和曲意逢迎。这就需要我们去创设充分开放、充分民主、平等与自由精神的校园生活环境,以及一切社会生活环境。等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走向领导岗位后,这种课改所铸造的开放意识、民主作风、平等关系以及思想言论的自由将发挥作用.二、新课程新在哪里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着力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

3、调学生的主动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整了现行的课程管理政策强调合作与对话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三、要切实推进课改理念的转变教育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念变革为先导的1982年11月15日,《文汇报》发表《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评论员文章,把教育的经济作用浓缩为十个字。明确提出“教育先行”口号。“教育先行”的理念扭转了先前关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文凭、重学历之风迅速兴起80年代中后期,素质教育的观念的提出,教育界对教育的目的、价值等进行了空

4、前的反思,制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发展。推进课改理念的转变,要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推进课改理念的转变,要批判性的做好拿来主义的文章人们在更新观念中前进,又在前进中不断更新观念新课程需要教学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价值观:将“教育就是为了升学”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课程观:将“课程是固定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转变为“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可变化的生态系统。”教学观:将“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教学是课程的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参与获取知识

5、的过程”。教师观:将“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命运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师是探究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合作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督导者”。质量观:将“以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财富的教学质量”。学习观:将“学习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阶段目的性”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终身受益性”。人才观:将“培养少数‘高、精、尖’人才为宗旨”转变为“人才是‘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为宗旨,人人都有作为,人人都能成才”。评价观:将“评价是评判、是监督、是检查、是

6、选拔与淘汰”转变为“评价是了解、是促进、是提高、是完善的过程”。四、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基础教育中“基础”的起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基础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基础性”在不同的国度,也有不同的情形。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偏简、偏易、偏浅,而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正好相反:偏繁、偏难、偏深。基础教育的“基础”究竟如何来界定,才符合教育自身的科学规律呢?继续教育阶段能够分担多少教育内容呢?这应该由终身教育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学习化社会的繁荣程度来决定。基础教育“基础”起点的降低程度与终身教育制度的完善程度、学

7、习化社会的繁荣程度一般成反比。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科学定位?“基础”起点的放低,现在已成不争的事实,那么,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另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基础”的起点应该放低到什么程度为止呢?有人主张,把我国基础教育“基础”的起点放低到与欧美国家一样的水平。根据前面说的“反比”规律,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起点下降的幅度不能太大。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创新取向”的基础的构成:⑴精神层面: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热爱探索、热

8、爱学习的情感。⑵知识与技能层面: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关于“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