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查氏——査慎行

海宁查氏——査慎行

ID:36273197

大小:1.0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7

海宁查氏——査慎行_第1页
海宁查氏——査慎行_第2页
海宁查氏——査慎行_第3页
海宁查氏——査慎行_第4页
海宁查氏——査慎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宁查氏——査慎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宁查氏——査慎行王培培潘友景等(你帮忙加下)海宁查氏——査慎行目录查慎行的生平査氏群体查慎行的诗歌风格孝义词查慎行(公元1650年一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县人。查慎行年纪很小时就开始学诗,因为父亲比较开通,并不强制他,他却整天埋头于举子业、攻八股文,因此慎行很早就有诗名。现存慎行诗集,编自康熙十八年(他二十九岁时的作品开始),此后几十年,一直未有间断。只有康熙五十四年,在长子去世时,他哀伤过度,三个月无诗。可见他创作是多么勤奋了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

2、)。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6卷,另有《词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子孙搜访汇编而成。数量在清初首屈一指,也是历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查慎行一生经历也不平常。二十九岁以前父母已双亡。三十岁时,同邑杨雍建以副宪出抚,黔阳、招他入幕。此后三年多,他参加了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战争。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描写社会现实的诗篇。吴乱平定后,慎行开始南北游学,曾就学于黄宗羲,问诗于钱澄之。康膝二十三年三十五岁时入太学,以后屡试不

3、第。康熙二十六年,曾馆于权相明珠家而教授其子,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他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冬天,因洪升在“国忌日”演出《长生殿》一案的牵连,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与著名认赵执信同被吏议,以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又取苏轼“僧卧一庵初白头”诗意,号初白老人。他自己曾经作诗《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记载这件事情:“竿木逢场一笑成,酒徒作计太憨生。荆高市上重相见,摇手休呼旧姓名。”直到康熙四十一年冬,他五十三岁时,才时来运转,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在德州召见他,

4、非常欣赏,命他入直南书房。第二年又中了进士,被授翰林院职,此后他曾多次馗从康熙皇帝出巡,这一段时间是慎行一生仕途得意之时,诗歌作品也不少,其中许多是“恭和’、“恭记”之类的应制诗。康熙五十一年,查慎行患风疾,多次上疏乞休.于第二年七月归里。以后又开始了游学生活,年迈古稀之时还赴广东一游。雍正四年十一月,因其叙弟查嗣庭汕谤案牵连,查慎行一家数人被逮,他“率子侄辈九人同赴诏狱”(《十一月十九日雪后舟发北关》),后嗣庭自杀狱中,仍被戮尸袅示。慎行则以家长失教罪,被雍正皇帝开恩释放。垂暮之年,遭此大故,慎行归

5、后即一病不起,卒于雍正五年八月,年七十八。查慎行一生的经历,与他的诗歌创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查慎行诗作的主要思想内容原籍安徽婺源,系出春秋查子,以地为氏。元至正十七年(1357)查瑜因避兵乱迁居海宁袁华。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明代查约、查秉彝、查继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人学者。自第七世起的排字辈份为: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今存《海宁查氏族谱》20册)海宁查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的宗祠,

6、有一副清康熙帝亲笔所题的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人所共知,在封建王朝中,能获皇帝御题对联者,必是于朝廷有功,在乡党有名的家族。事实上,查家也的确是名人大家辈出。在查家祠堂内的几十个牌匾上所记录的族中功名人士中,就有官至翰林的族人。按古书所载,查氏源出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后代称查氏。查氏家族的名人,五代时南唐有工部尚书查文徽,宋代有殿中侍御史查元方,明末有史学家查伊璜,清代有画家查士标等。而清代的康熙帝文字侍从之臣、书法家查升,康熙年间的诗人、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和雍正帝时的礼

7、部侍郎查嗣庭,就出自海宁查家。近现代著名人士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铮(穆旦)、查良镛(金庸)等均为其族人。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表兄。应算作査家亲属。査家亲属中尚有大名鼎鼎的琼瑶女士。在古代,要出远门,都要起早,慎行也是如此。很多诗中,就写到了他早上出发时看到的风景。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早过淇县》晓风吹我挂帆行,绿涨春苑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茶花香过秀州城。——《晓过鸳湖》半浮半没树头树,乍合乍离山外山。借取日光磨一镜,吴

8、娘船上看烟鬟。——《晓发胥口》这些都是描写晨曦初现,朝雾淡淡,晓风微吹,花香扑面,让人陶醉其中。查慎行在经过梁山时,写下了《晓发梁山》:“一钩残月吐仍衔,薄雾濛濛著布帆。行过天门天未晓,风来东北路西南。”自然流畅。又如《舟中望江郎山》:“碓床石濑响泠泠,爱入归入旧耳听。岸草绿痕移蟋蟀,水花红影带蜻蜓。樵争晓市秋初寄,风转荒湾櫂一停。云雾不遮南望眼,三峰回首逼天青。”写尽山水之乐。孝义祠,又名查氏宗祠,是浙源凤山查氏族人祭祀始祖查文徵的总宗祠。清代康熙三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