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

ID:36275064

大小:2.72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8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材料0699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TD-ACC+(TD-ACS)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控制电路的构成方法。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TD-ACS)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内容1.比例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2.积分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3.比例积分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4.惯性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5.比例微分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6.比例积分微分环节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四、实验感想在本次实验后

2、,我了解了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实现了时域响应相关的操作,感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实验二、线性系统的矫正一、目的要求1.掌握系统校正的方法,重点了解串联校正。2.根据期望的时域性能指标推导出二阶系统的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二、仪器设备PC机一台,TD-ACC+(或TD-ACS)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原理简述所谓校正就是指在系统中加入一些机构或装臵(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使系统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按校正装臵在系统中的连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接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控制校正三种。串联校正是在主反馈回路之

3、内采用的校正方式,串联校正装臵串联在前向通路上,一般接在误差检测点之后和放大器之前。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串联校正方法。1.原系统的结构框图及性能指标对应的模拟电路图2.期望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标准文档实用文案3.串联校正环节的理论推导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四、实验现象分析校正前:校正后:校正前: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校正后:六、实验心得次实验让我进一步熟悉了TD-ACC+实验系统的使用,进一步学习了虚拟仪器,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激发了我理论学习的兴趣。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及

4、由波特图来确定系统开环传函。2.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系列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实验原理1.频率特性当输入正弦信号时,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具有随频率(ω由0变至∞)而变化的特性。频率响应法的基本思想是:尽管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不是正弦函数,而是其它形式的周期函数或非周期函数,但是,实际上的周期信号,都能满足狄利克莱条件,可以用富氏级数展开为各种谐波分量;而非周期信号也可以使用富氏积分表示为连续的频谱函数。因此,根据控制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可推算出系统在任意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5、。2.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系统的正弦稳态响应具有和正弦输入信号的幅值比Φ(jω)和相位差∠Φ(jω)随角频率(ω由0变到∞)变化的特性。而幅值比Φ(jω)和相位差∠Φ(jω)恰好是函数Φ(jω)的模和幅角。所以只要把系统的传递函数Φ(s),令s=jω,即可得到Φ(jω)。我们把Φ(jω)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或频率传递函数。当ω由0到∞变化时,Φ(jω)随频率ω的变化特性成为幅频特性,∠Φ(jω)随频率ω的变化特性称为相频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结合在一起时称为频率特性。3.频率特性的表达式(1)对数频率特性:又称波特图,它包括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两条曲线,是频率响

6、应法中广泛使用的一组曲线。这两组曲线连同它们的坐标组成了对数坐标图。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对数频率特性图的优点:①它把各串联环节幅值的乘除化为加减运算,简化了开环频率特性的计算与作图。②利用渐近直线来绘制近似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而且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具有奇对称于转折频率点的性质,这些可使作图大为简化。③通过对数的表达式,可以在一张图上既能绘制出频率特性的中、高频率特性,又能清晰地画出其低频特性。(2)极坐标图(或称为奈奎斯特图)(3)对数幅相图(或称为尼柯尔斯图)本次实验中,采用对数频率特性图来进行频域响应的分析研究。实验中提供了两种实验测试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7、。直接频率特性的测量:用来直接测量对象的输出频率特性,适用于时域响应曲线收敛的对象(如:惯性环节)。该方法在时域曲线窗口将信号源和被测系统的响应曲线显示出来,直接测量对象输出与信号源的相位差及幅值衰减情况,就可得到对象的频率特性。间接频率特性的测量:用来测量闭环系统的开环特性,因为有些线性系统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发散,幅值不易测量,可将其构成闭环负反馈稳定系统后,通过测量信号源、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4.举例说明间接和直接频率特性测量方法的使用。(1)间接频率特性测量方法①对象为积分环节:由于积分环节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不收敛,

8、稳态幅值无法测出,我们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将其构成闭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