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82821

大小:40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8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中祭祀诗占据重要部分,其中祭祀祖先的诗歌占到70%以上。这些诗歌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对祖先降福的真诚希望。这反映了当时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封邦建国制度瓦解C.宗法观念深入人心D.天人感应思想萌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祭祀祖先的诗歌占到70%以上。这些诗歌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对祖先降福的真诚希望”可知当时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项

2、;人们对祖先进行祭祀和崇拜并不是封建迷信活动盛行,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宗法制度,没有体现分封制的瓦解,故排除B项;《诗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故排除D项。【点睛】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宗族血缘关系,因此反映了当时宗法观念的深入人心。2.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

3、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13-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项。【点睛】均田制是建立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的基础上的,土地兼并减少了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从而最终导致均田制的崩溃和赋税制度的改革。3.纵观中国秦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往往处于

4、震荡变动之中,这主要是A.历朝军阀混战的结果B.皇帝专制与宰相分权博弈结果C.地方各层级博弈结果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博弈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历朝军阀混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皇帝专制与宰相分权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地方行政无关,故排除B项;虽然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但县作为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无法说明是地方各层级博弈的结果,故排除C项;县是中国古代地方的基本层级,中央在加强集权时往往以县以上的行政层级作为改革对象,所以题意中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博弈的结果,故选D项。4.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A.蒲

5、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D.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13-【答案】B【解析】【详解】蒲江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铸铁器具,由此可说明蒲江铸铁的源头应该早于战国时期,故排除A项;蒲江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成熟的铸铁器具,宋代发现了冶铁遗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说明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为发达,故选B项;蒲江发现了宋代的冶铁遗址,但不能说明其是宋代最大规模的冶铁遗址,故排除C项;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盐铁官营政策,但并不能说明蒲江冶铁业在汉代成为官营,故排除D项。5.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

6、虽以“求强求富”为口号,但始终侧于以“求强”为核心的军事工业进行近代化建设和经营;而日本明治维新在“殖产兴业”口号指导下,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大力兴办民用工业,这一观点认为两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原因是A.是否统筹好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B.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关系C.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D.是否对社会进行了广泛动员【答案】C【解析】【详解】题意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经济建设和军事工业近代化的关系,即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而不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更没有体现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故排除A、B项,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

7、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没有体现对社会的动员,故排除D项。6.“五四”前后,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认为:“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中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这表明该派认为文明具有A.特殊性B.灵活性C.时代性D.普适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13-可知东方文化派认为社会文明的产生是与社会环境和特点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文明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具有特殊性,而不是具有灵活性、时代性和普适性,故选A项,故排除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