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

ID:36286020

大小:2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8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1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2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3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4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4×12=48分)长子①周王1.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庶子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次子②嫡子C.③长子③④D.④次子④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3.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

2、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A、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C、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5.李步云指出: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30年中国‘法制崛起’的起点”,其主要原因是A.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B.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果断地停止了“左”倾错误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这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

4、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8.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B.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

5、积极性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9.“稳住阵脚、冷静观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形象概括,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有所作为”的是A、“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重要的意义。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击败了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增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0.(2011年南京模拟)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

6、伯里克利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11.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A.英国的内阁制大致形成于18世纪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和关系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12.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A、苏联解体,东欧

7、巨变B、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增加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样化D、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非选择题(2×26=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

8、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来源:学科网](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6分)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