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讲稿4

计算教学讲稿4

ID:36289687

大小:16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08

计算教学讲稿4_第1页
计算教学讲稿4_第2页
计算教学讲稿4_第3页
计算教学讲稿4_第4页
计算教学讲稿4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教学讲稿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计算教学的思考(2015国培讲座)黄石市教科院柯爱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我国小学“数的运算”课程设计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非常重视学校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9部《小学数学(算术)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这些“大纲”与“课标”中体现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变化。(一)2001年前,以掌握计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四则运(计)算能力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把“指导儿童具有正确和

2、敏捷的计算技术和能力”作为四大任务与目标之一。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两大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教学每种新方法”要使儿童彻底了解算理”,“尽可能地利用实物计算,或指导儿童实地去做”“笔算和心算的材料,要从儿童生活中日常接触的事物里去找,以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注意算式的清楚,簿籍的整洁和耐心地思考,以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计算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小学计算教学也随着大纲修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一是将传统的过繁的四则计算进行了删减。将以计算为中心的“算术”转化到具有现代学科特点的“数学”。二是将口算、笔算和

3、珠算的“三算”结合进行教学,强调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从“牢固地掌握珠算的基础知识”到把珠算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介绍,并引进计算器,增加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技能。三是从单独强调计算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双基”要求向培养计算能力转变,在计算教学的要求上删去了“熟练计算”“正确地、迅速地”这种高要求的字眼。内容上也将“四则混合运算以三、四步的为主,最多不超过五步”改为“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要求改成以一、两步计算的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等。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总体定位在培养学生掌握四则计算的知识、技

4、能和能上,对有关要求与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些变化折射了计算教学的变化,从追求“正确、迅速”向追求“具有计算能力”转变。(二)2001年后,以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为主。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知识与技能”上提出的目标是: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在“数学思考”上提出的目标是: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上提出的目标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

5、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在“情感与态度”上提出的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上述目标是一个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整体。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

6、课程标准》在原来实验稿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增加了“理解估算的意义”、“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要求。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不仅要关注“双基”教学,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不仅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更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

7、、现阶段新课标中小学计算教学的课程标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8、(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