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

ID:36294326

大小: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8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1页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2页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3页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4页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探索一、 模式的提出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

2、“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

3、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

4、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下面以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为例,对本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根据教材编写意图,考虑到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将《我与动物交朋友》这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2、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培养自己喜爱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3、知道如何与动物叫朋友,能够

5、善待动物,学会在生活中保护动物。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教师将教学设计分成三个板块:1、生活再现,激趣导入;2、激活经验,体验感悟;3、回归生活;实践提升。( 一)、生活再现,激趣导入“品德与生活”教学需要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虽然说,生成是没有预约的精彩,但缺乏精心预设,是不可能产生这种精彩的。教师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解读教材,努力唤醒学生现实生活。因为“品德与生活”教材所遵循的是儿童生活的逻辑,体现的是“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教育话题和范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比如《我与动物交朋友》第一板块设计是这样的:1、猜谜语,奖玩偶(小动物);2、播录

6、像(介绍动物王国里的动物),谈感受(你们觉得动物们可爱吗,你最喜欢谁?);3、听录音,猜动物(学学动物的叫声)。4、小结:同学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与小动物交朋友。以上教学环节从游戏导入,开展“猜一猜,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等活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与可爱的小动物交朋友的愿望,并从中初步了解动物知识。这就是在唤醒学生的现实生活。(二)、激活经验,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能采取讲授的方法来实施教学。教材极力倡导小组讨论、游戏活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创新。比如《我与动物交朋友》第二板块设计

7、中,教师就安排了“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活动:先播放人类与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自己的小动物朋友,让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和特点;然后出示老师带来的小动物:金鱼、乌龟、小白兔、蚕等,让学生与它们亲密接触(接触前:提示注意点,讨论它们的生活特性等);最后有秩序地给小动物喂食物,观察它们的活动并交流。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作了精心设计,对学生的感受与体验给予了积极引导。活动使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共鸣,对话使教材的范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真实的生活在活动中丰富了教材,从而实现教材内容的适度有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