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ID:36296019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8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_第1页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_第2页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_第3页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_第4页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刘承勇一、“话题”提出的背景2013年是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年,为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实施方案,出台了许多新举措,力争使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来,但这一活动的实施,遭到了部分校长、教师的质疑,已经走在课改前沿的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或理解不深,或以偏概全,或生搬硬套,或随意肢解……问题的焦点集中在:1、课堂教学改革是否一定要遵循某个模式?2、所有学科是否一定要沿袭同一种模式?3、模式的运用是否一定能提高课堂

2、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在部分课改试验学校观课时,发现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被“模式”固化,不能合理运用模式,而是拘泥于已经成形的课改模式,不论哪一学科,千偏一律走同一条直线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显得被动,课堂呈现“固化”的痕迹,课堂的“生成性”远远不够,教师显得很茫然,学生显得很刻板,小组汇报展示成了个别“名星”11同学的个人表演,整个课堂看起来挺“热闹”,像模像样,实质上如同作秀,一堂课下来,往往不能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课堂的“有效性”难已体现。今天的话题就是要探究课改中关于“教学模式”

3、与“生成性课堂”的有关困惑。二、两个基本概念的深度解读(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1、模式: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的译名词,即“模型”、“范式”、“典型”等,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将其引入教学领域。2、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3、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如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4

4、、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如:导学案的设计)3)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强调智力是多元的,强调个性化的教学理念。5、当前我国有代表性的几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1)杜郎口:“三三六”或“10+35”模式“10+35”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三三六”自主学

5、习: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自主学习三模块,课堂展示六环境节。2)昌乐二中:“271”课堂法则“271”法则,即将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己学习占到70%,剩余10%用于课堂成果测评。3)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4)盘锦课堂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的:“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六步法。(二)生成性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预设性:预设性教学为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11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特点为:

6、1)目标导向性;2)内容封闭性;3)过程控制性;4)方法程序性;2、课堂教学生成性:对学生来讲,是指学生在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往过程中在原认识的基础上对学习的材料主动进行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对于教师来说,生成性教学同是指教师敏锐地觉察课堂发展情况,根据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时刻产生的多样情形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及策略,使教学进入到一种对话的境界。其内涵为:第一,生成是学生在自然,自由状态下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或填鸭;第二。学生在经历课堂后会拓展思维,产生某种新的东西,第三;生成的新的体验、理解变成了学生自已的观点和

7、能力,是对原有的一种“超越”;第四,生成与预设并不天然相对;第五,教师敏锐地觉察学生的思维动向,并适时、适当调整;第六,这种调整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最恰当的,是利于学生发展的。3、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理论依据1)后现代教学观:A教学过程是主动获得信息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建构的过程,B、教学过程是复杂性,动态性的过程,C、教学过程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D、教学过程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2)叶澜教授: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11具体的综合,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3、课改专家把课堂中有无生成,有何种程度的生

8、成作为评判课堂有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准之一。4、课堂教学预改性与生成性的关系。生成性教学是在一定的预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