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

ID:36299748

大小:68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8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_第1页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_第2页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_第3页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_第4页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高考数学备考材料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2008年考试大纲的差异比较(一)内容方面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比,有新增数学内容、部分教学内容必修与选修的调整、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增减,具体如下:(1)新增数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课时数数学3(必修) 算法初步(含程序框图)12选修1—2 推理与证明10选修1—2 框图(流程图、结构图)6选修2—2 推理与证明8选修3—1 数学史选讲18选修4—2矩阵与变换18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18选修4—5不等式证明选讲18注:1、删减数学内容——极限;2、选修系列3、4部分内容作为Ⅰ(B)选择考试要求。(2)部分教学内容必修与选修的调整:教学内

2、容在原大纲中的情况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情况统计:选修(选修I、选修II)统计:必修(数学3)统计案例:选修(选修1-2,选修2-3)不等式的证明:必修推理与证明:选修(选修1-2,选修2-2)简易逻辑:必修常用逻辑用语:选修(选修1-1,选修2-1)圆锥曲线方程:必修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选修1-1、选修2-1)空间向量:必修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选修2-1)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必修计数原理:选修(选修2—3)(3)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增减: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点删减知识点数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幂函数、函数与方程(二分法)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三视图、台的表面积与体

3、积公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为向量应用实例)数学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空间直角坐标系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圆的参数方程数学3概率几何概型数学3统计茎叶图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tanα·cotα=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数学4平面上的向量线段定比分点、平移公式数学5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的理解数学2-1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异面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求解数学1-1数学2-1常用逻辑用语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数学2-1圆锥曲线与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椭圆的参数方程数学2-2导数及其应用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数学2-

4、3概率条件概率(二)要求方面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比,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要求作了一些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要求降低要求数学1(必修)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数学2(必修)立体几何初步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数学3(必修)统计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数学3(必修)概率仅要求利用穷举法求概率,不要求利用排列组合和分类、分步计数原理求概率选修1-1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不要求使用真值表选修1

5、-1圆锥曲线与方程对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选修2-1圆锥曲线与方程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选修1-1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要求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选修2-3计数原理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作要求第二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一)走出误区----课标与教材的脱节1.教材就是教学的一切---缺失教学的目标2.教学中过分依赖课本忘记了课标的存在---缺失教学的方向注:①课标中111页: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

6、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探索、研究。例如,反函数的一般概念、概率中的几何概型的计算等都可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拓展、延伸的内容不作为考试的要求。②课标中119页:教材编写时,内容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选择和安排这些内容时。要注意思想性、反映数学的本质。这些内容不作评价要求。(二)正确定位------要创造性地挖掘新教材的潜能1.根据新教材的可读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1)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不只是教师一人心中有数,要让全体学习者心中有数。(2)参与教学重点的选择。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本节课的中心任务,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7、并根据自己的领悟情况,确定学习的主攻环节。(3)参与教学难点的突破。突破难点不是由教师单枪匹马上阵,而是在教师带领下,由广大学生冲锋陷阵。(4)参与领悟的过程。要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因为被动地回答问题,问题是属于教师的;只有主动提出的问题,才是学生思想深处的,被动地回答往往是只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主动提出的问题,常常涉及“为什么”的问题;被动回答的问题,常常一答就忘,主动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记住一辈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充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