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ID:36301251

大小:76.1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8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_第1页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_第2页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_第3页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_第4页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盾构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2.3.区间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2.3.1盾构穿越沿线重要管线(1)盾构下穿大口径管线情况分析本工程区间隧道穿越既有道路时,路下有雨、污水、电力、信息、供电管等。主要有以下二个:①御桥路上Ф1000污水管管径1000mm,管材为砼,埋深3.7m,与隧道顶净距约4.8~5.4m。②御桥路上Ф2000雨水管管径2000mm,管材为砼,埋深5.6m,与隧道顶净距约5.2~5.36m。(2)采取的措施及对策①施工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管线资料的进一步调查、与管线单位的配合协调、技术交底、人员配置、施工参数优化

2、、机械设备维护及检查、加密监测点布置等措施。②前期掘进施工中,通过施工实践不断优化盾构推进参数控制地表变形,减少对管线的影响,同时充分发挥我公司在穿越大口径地下管线等方面的经验和特长,紧密依靠地表变形监测,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将施工后地表变形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穿越阶段,通过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土压力、推进速度控制、改良土体、出土量控制、拼装速度的控制等措施,并尽可能地勤测勤纠,减少盾构纠偏量和纠偏次数,在穿越大口径管线掘进过程中采取双液浆进行同步注浆,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通过同步注

3、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同时实施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测,及时完善、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保证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的安全。③盾构穿越大口径管线之后,在盾尾脱离管线之后,在相应位置由注浆工作班组通过管片注浆孔进行双液浆的压注,使其在管片背后形成环箍,有效地防止土体向两侧发生位移,减少盾构施工的后期沉降。并进行二次补压浆,充分填充建筑空隙或者由于土体的后期应力释放而产生沉降。2.3.2隧道穿越沿线重要建筑物(1)隧道穿越建筑物情况分析本工程区间隧道上方的建(构)筑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在施工前应进行地下管线

4、、地下障碍物和须保护建筑物的基础调查工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①大寨河桥桩基400*400预制方桩,桩长27~28m,距隧道最小水平净距4.83m。标准文档实用文案②御界桥桩基400*400预制方桩,桩长28m,距隧道最小水平净距5.36m。③北蔡中心河河中心里程为SDK52+081.069,河宽约25m。河底标高0.5m,地面标高为3.6m,距隧道顶最小净距约5.345m。④大浦港及咸塘港大浦港河底标高0.5m,地面标高约为3.8m,距隧道顶最小净距约6.12m。咸塘港

5、河底标高0.5m,地面标高约为4m,距隧道顶最小净距约10.68m。(2)采取的措施及对策①做好调研事先做好地面现场调研及技术资料搜集,会同监理对穿越前的状况进行巡查记录,并保留照片资料。②加强监测a、在上、下行线距离被穿越建构筑物5m的地表各布一条沉降断面,断面监测点为深层监测点。b、在穿越建筑的外表面各布设和倾斜监测点一只;倾斜采用ELT-10A倾斜仪,直接安装在外面。c、在地面增设地表沉降监测点。d、施工前根据权属(或管理)单位要求制定具体的监测实施方案。③增加监测频率在隧道推进该处时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变化

6、的情况来决定监测频率,一般情况下在隧道推进该处前后30m的期间,人工监测每6小时监测1次。④动态信息传递每一次测量成果都及时汇总给施工技术部门,以便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应区域地面变形情况,确定新的施工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和指令,并传递给盾构推进面,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最后通过监测确定效果,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⑤盾构在该区域内应连续掘进,尽可能减少停机故障,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防止盾构在穿越段的长时间停顿。⑥在盾构穿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切口土压力,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推

7、进速度、总推力、出土量等,尽量减少土压力的波动。⑦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匀速施工,减少盾构纠偏,以减少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⑧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由于上行线先于下行线穿越,在上行线穿越后,在下行线内靠近上行线的一侧进行双液注浆,加固两条隧道间的土体,减少两条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⑨由于盾构推进时同步注浆的浆液在填补建筑空隙时可能会存在一定间隙,且浆液的收缩变形也存在地面沉降的隐患,因此在隧道掘进的同时,后面同步进

8、行二次壁后注浆。在管片脱出盾尾5环后,对管片的建筑空隙进行二次注浆。浆液通过管片的注浆孔注入地层,并在施工时采取推进和注浆联动方式。注浆未达到要求,盾构暂停推进,以防止土体变形。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量及注浆参数,壁后二次注浆根据地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从而使地层变形量减至最小。⑩根据需要可设置地面跟踪管,当沉降超过警戒值时采取地面注浆控制沉降。另外,在穿越河流段时,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