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

ID:36302049

大小:374.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8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_第1页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_第2页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_第3页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_第4页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PS在大地测量中的运用广州市沃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GPS卫星定位原来分析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实际上是将卫星作为动态空间已知点,利用距离交会的原理确定接收机的三维位置。GPS定位的各种常用的观测量:1)L1载波相位观测值2)L2载波相位观测值3)调制在L1上的C/A-code伪距4)调制在L2上的P-code伪距5)Dopple观测值GPS卫星定位分类知多少GPS定位的分类:1)按定位方式,GPS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

2、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2)按接收机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动态定位、静态定位。在定位观测时,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则称为动态定位;在定位观测时,若接收机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则称为静态定位。GPS定位广泛运用于科研领域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大

3、地控制测量中。时至今日,可以说GPS定位技术已完全取代了常规测角、测距手段建立大地控制网。我们一般将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叫GPS网。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将GPS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球或全国性的高精度GPS网,这类GPS网中相邻点的距离在数千公里至上万公里,其中主要任务是作为全球高精度坐标框架或全国高精度坐标框架,为全球性地球动力学和空间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或用以研究地区性的板块运动或地壳形变规律等问题。另一类是区域性的GPS网,包括城市或矿区GPS网,GPS工程网等,这这类网中的相邻点间的距离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其主要任务是直接为国民

4、经济建设服务。GPS定位A级网络建成作为大地测量的科研任务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建立全球覆盖的坐标系统之一的高精度大地控制网是大地测量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直到空间技术和射电天文技术高度发达,才得以建立跨洲际的全球大地网,但由于VLBI、SLR技术的设备昂贵且非常笨重,因此在全球也只有少数高精度大地点,直到GPS技术逐步完善的今天才使全球覆盖的高精度GPS网得以实现,从而建立起了高精度的(在1~2cm)全球统一的动态坐标框架,为大地测量的科学研究及相关地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IGS(国际GPS地球动力学

5、服务)观测网,并于1992年6-9月间实施了第一期会战联测,我国多家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盛况空前“中国’92GPS会战”,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精确的地心坐标,建立起我国新一代的地心参考框架及其与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优于10-8量级的相对精度确定站间基线向量,布设成国家A级网,作为国家高精度卫星大地网的骨架,并奠定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建成后的国家A级网共由28个点组成,经过精细的数据处理,平差后在ITRF91地心参考框架中的点位精度优于0.1m,边长相对精度一般优于1×10-8,随后在1993年和1995年又两次对A级网点进行

6、了GPS复测,其点位精度已提高到厘米级,边长相对精度达3×10-9.GPS定位B级网络建成做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的补充以及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在国家A级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B级网(又称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工作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成外业工作,内业计算已基本完成,不日将公布使用。全网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共布测818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平均边长在我国东部地区为50km,中部地区为100km,西部地区为150km,经整体平差后,点位地心坐标精度达±0.1m,GPS基线边长相对中误差可达2.0×10-8,高程分量相对中误差为

7、3.0×10-8。新布成的国家A、B级网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和基础测绘的基本框架,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A、B级网以其特有的高精度把我国传统天文大地网进行了全面改善和加强,从而克服了传统天文大地网的精度不均匀,系统误差较大等传统测量手段不可避免的缺点。通过求定A、B级GPS网与天文大地网之间的转换参数,建立起了地心参考框架和我国国家坐标的数学转换关系,从而使国家大地点的服务应用领域更宽广。利用A、B级GPS网的高精度三维大地坐标,并结合高精度水准联测,从而大大提高了确定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特别是克服我国西部大地水准面存在较大系统

8、误差的缺陷。GPS定位区域性控制网所谓区域GPS网是指国家C、D、E级GPS网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