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

ID:36309161

大小: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9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_第1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_第2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_第3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_第4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设计谢雪琴【学习内容】  本篇课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19课,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

2、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较为浅显。六年级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抓住主要内容。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学生只是粗略的了解,主要靠新闻和科学课上的学习,课前可以让学生搜

3、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丰富背景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尤其要关注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

4、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时】一课时【导学策略】自学法引导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朗读法【教具】课件(文字、图片、背景音乐、视频)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你知道吗?引:这段时间在新闻节目中有一个词出现频率特别高,哪个词?(出示)你听说“中国梦”这个词了吗?它是谁提出来的?2、聊聊中国梦引: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从古至今有哪些梦想,我们中国

5、人有哪些梦想已经实现,还有哪些梦想正准备实现?预设:已经实现的梦想: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赶走侵略者、国富民强、举办奥运会……准备实现的梦想:建成小康社会男足踢进世界杯并取得好的成绩……引: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祖国的“航天梦”板书课题3、学生读题,说说圆、梦圆、今朝及课题的意思,并质疑(可能为:千年的“梦”是指什么?“梦圆”指的是什么?梦是怎样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4、结合预习说说:“梦”指的是什么?“梦圆”指的是什么?板书:“神五”飞天[设计意图:在备课时,课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梦

6、想有关系。再细读课文,开头直接点明“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接着以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为线索组织内容,又以“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作为结尾。直觉告诉我是一篇以中国梦为主题进行理想教育的好素材,于是,我在教学的开头以“聊聊中国梦”而引入课题。课中又以实现梦想需要勇于探索、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为重点进行品读,结尾处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执笔写梦想。学习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梦想教育的过程。]5.明确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载人航天梦想实现的过程。(2)有

7、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我国科学工作者身上的可贵精神。(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本课的第一个目标是“默读课文,了解载人航天梦想实现的过程。”在教学的第二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本课的第二个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我国科学工作者身上的可贵精神。”在本堂课的第三环节得到很好地落实,第三个目标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第二环节与第五环节得到了落实。可以说本届课目标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二、自读课文,理清思路1.阅读提示一:默读课文1——5自然段,想一想:为了“神舟五

8、号”顺利升天,之前的人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点拨:模仿老师的小标题来概括,如“神五”飞天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可例举)。①想象飞天引:人们有哪些想像?②万户上天(出示图片)引: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结果失败了,而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他试飞之前他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吗?可他还是这样做了。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板书:勇于实践)③卫星上天点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容易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