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

ID:36313039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9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_第1页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_第2页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_第3页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_第4页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胡适到李敖2008年03月24日14:26网易商业【大中小】【打印】  李敖的大陆之行,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台湾历史嬗变的契机。台湾之所以有纷繁复杂之格局,李敖之所以有众说纷纭的表演,都可从历史中找出一些伏笔。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相应于它所面对的内外环境,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论述,一则藉以澄清它所必须处理的政治问题,二则藉以凝聚关于政治价值的共识。这种论述的发展与演变、积累,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政治集体意识的历史,对于其成员的自我认知与迈步方向有相当的影响。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

2、研究所副研究员钱永祥认为,五十年来对于台湾的政治意识起过较大定调作用的论述,大概主要是“自由主义”与“国族主义”。  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这条思想脉络也许可以折射自由主义在台湾的起承转合。《自由中国》时代  “从1949年国民党来台湾,一直到国民党政权落到李登辉手上,这是一个由国民党统治的漫长时期。如果说台湾有过一股自由主义力量的话,这个力量的身份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因为国民党而生存、也因为国民党的失势而消失。”钱永祥说,“如果说台湾有所谓自由主义的论述、自由主义的思潮、自由主义的言论的话,那么,那

3、是从《自由中国》半月刊开始的。”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雷震与胡适、王世杰、杭立武等开始筹备《自由中国》杂志。11月20日,《自由中国》半月刊在台北创刊,胡适挂名发行人,雷震为实际负责人。  从创刊始,《自由中国》半月刊一直受到胡适的很大影响。胡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从哲学、史学、文学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无论是誉是谤,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  关于自由主义,他的阐述非常精到:“总结起来,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

4、——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改革。”这些理念无不体现在他的行为选择中。  总的来说,胡适与蒋介石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又不失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他几乎不接受政府的官职。惟一的例外是抗战爆发后,胡适为赴国难,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抗战胜利后,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底,国共内战进入战略性的转折阶段,解放军即将进入北平,蒋介石派专机接胡适等北平学人南下。而后胡适赴美讲学。  1949年国民党迁台后,随着局势逐渐稳定,胡适于1952年11月及1954年2月,两次应邀去台讲演。而此时中国

5、大陆正发起对胡适思想的全面批判,以清除胡适思想的影响。  1958年4月,经蒋介石力邀,胡适同意赴台定居并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以推动学术研究。在台北的最后五年,胡适主张自由、理性的思想在台湾发挥影响,并鼓舞出新的实践力量。他支持民主派人士雷震办《自由中国》半月刊,并肯定雷震联合李万居、高玉树等本省人士组织新政党的计划。  雷震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创办《自由中国》的初衷,是宣扬自由和民主,对抗共产主义。一开始,蒋介石、陈诚均同意这种做法,甚至提供实质支持。但雷震对共产党的态度更多是出于思想和理论层次,而非权

6、力之争。他认为,多党制、代议制度、反对党监督等民主政治的基本因素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而蒋介石与国民党右派人士却认为,这套体制不仅无法应对共产党的挑战,反而会为对方提供“进行分化渗透、遂行颠覆阴谋”的空间。  随着客观环境的变迁,双方思想和见解差距渐大,彼此冲突在所难免。  从1957年7月起,《自由中国》以“今日问题”为总标题,连续发表15篇社论,提出反攻无望论,指出国民党借反攻大陆神话而一党独大,为所欲为,残害人权,浪费民族时光、精力。1959年3月,胡适撰写《自由与容忍》一文,表达“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7、”,他甚至鼓励台湾能够出现一个反对党。1959年6月起,《自由中国》还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反对蒋介石寻求总统三连任动作。蒋介石当过两任总统了,按照当时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能再当第三任。  而蒋经国则发动多次言论反击,包括用军方刊物批评《自由中国》。1950年代末,雷震开始跟本土的政治精英接触,组建新政党。1960年他终于遭到逮捕,国民党为其所陷构的罪名是“包庇匪谍”,《自由中国》也遭到停刊的命运。(相关内容见《“雷震案”始末》)  在1950年代,《自由中国》奠定了台湾日后谈论自由主义的基础,其主要诉

8、求是宪政民主。钱永祥指出,当时的《自由中国》已经涉及到日后台湾政治上所有的问题,而且都讨论得很彻底。比如,有了一部“宪法”,要不要按照这部“宪法”去实行?有了一套司法体制,要不要容许这套司法体制独立?还有宪政法统、反对党、党与国家的关系、党与军队的关系、党与教育的关系、党与司法的关系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台湾到了1980年代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而《自由中国》从1950年代就开始谈论。  从1949年创办到1960年停刊,《自由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