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美文选读

时文美文选读

ID:36313646

大小:39.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9

时文美文选读_第1页
时文美文选读_第2页
时文美文选读_第3页
时文美文选读_第4页
时文美文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文美文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时文美文选读(3)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三备课组编 编辑:红树主人2010.10.08.中国没得奖,诺先生很着急崔焕珍国人的焦虑似乎不仅在于高居不下的房价,还在于中国大陆什么时候能出诺贝尔奖。每年诺贝尔开奖,各大媒体总要就热门人选讨论一番。杨振宁的一句话:“我相信中国本土产生诺贝尔奖是肯定的!”更是极大地鼓舞了众多爱国的人们。而一年年过去,这句话似乎在逐渐印证它的苍白无力。去年爆冷突围的文学奖赫塔•米勒、和平奖奥巴马总统,一个不知名,一个似是光环庇护的结果,引起了人们的不少争议。想必当中定有一群人或一群利益团体背后疾呼:“这样的人也能拿,为什么中国大陆本土就拿不到!”甚至有人酸溜溜

2、地说,如果诺贝尔是中国人,诺贝尔奖准跟奥运金牌一样被中国收入囊中。还记得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如果以科技论文SCI数据排序,科研能力名列世界第五。但遗憾的是——估计如果诺先生真的是中国人也会郁闷的是:这个科研世界老五也没能造就一个诺贝尔奖。这种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我戏言为“诺先生的焦虑”,这不仅指的是国人对获诺贝尔奖的焦虑,更代表国内众多天天盼得诺奖的科研机构或媒体,这一大堆“诺先生们”希冀得到诺奖的浮躁心态。国人,特别是热心策划诺奖提名的团体,天天想,天天盼,以至于心理失衡,把诺贝尔奖的价值与荣誉凌驾在实质意义的国际文学创新与交流上。“诺先生的焦虑

3、”追溯到1957年杨振宁的获奖。第一个华人立于学术之巅接受瑞典皇家荣誉的加冕,把同一血统的我们骨子里的民族自豪与骄傲细胞激活起来。自此之后,我们一直探讨着谁有资格角逐:袁隆平、钟南山、王选,沈从文,甚至有人鼓励中国作家要趁马悦然的有生之年好好表现一番。然而,国人骨子里的焦急与浮躁正是让诺贝尔奖远离我们的原因。中国出版商不做学术名著,只做畅销书。每年诺奖一揭晓,这群晓得诺贝尔奖经济价值的人,不惜万里远赴法兰克福书展收银台,上演天价版权争夺大战。国人做学术,求争先进,争业绩,争奖励。某些学校不遗余力地大刀阔斧,或硬性规定教师评先进职称的论文数量,或重金鼓励教师出版教材。学校又可以对外

4、宣称自己多么的注重师资队伍的学术培养,受到上级单位的表扬与资金援助。殊不知,此举非但不能激起教师队伍投入到学术研究的热情,反而为“学术著作”的滥竽充数提供了温床,也间接地让那些逻辑混乱观点片面的教材毒害了学生。更有甚者,在某些高校,师生们都知道所谓的“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不过是作为申请职称的砝码,或是申报项目资金的幌子。众多焦虑的“诺先生们”,不如放下浮躁的心,学学高锟或袁隆平先生的治学之道,摒弃“求奖之路”上的世俗心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从前都没打算申报诺贝尔奖,甚至不曾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他在提出光纤通信传输理论之后40年才获奖,而非闹哄哄地赶着申奖。另一边厢,湖南省

5、某品牌资产研究机构曾估算袁隆平品牌价值可达1000亿。这并非新闻,媒体就不曾停止对袁隆平身价探讨与品牌开发的追逐。不过袁隆平不屑一顾:“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两位科学家求学而非“求奖”之心,让人折服,大家之风全然体现。如果某些教授搞学术单纯为资金为荣誉,那劝他们千万不要自称什么”家“,因为那是对”家“这一学术称号的侮辱。或者他们可以自称为”争奖家“,以表彰他们在攫取荣誉和奖励这一领域的突出表现。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还有多远?那就视乎中国为数不少的“诺先生们”什么时候能遏制焦虑情绪,好好地做学术研究,也让众多学术爱好者静下心来回归学术的纯粹。众所公认,鲁迅先生是中国至

6、今离诺奖最近的一个人,为何?因为民族魂鲁迅先生或讽刺或犀利的作品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种对国民人性的深层挖掘,对世界文学的尊重,而非自我功利主义的肆意宣泄。作为中国人,我还是衷心地希望,能还与净土于中国学术研究,能不能得诺奖倒是其次,留一些经典学术著作给后人更为重要,才不至于若干年后,后人宁愿到浩瀚的藏书库中找回当年的外国经典学术丛书,也不愿意阅读在书店或图书馆抬头可见的中国本土著作。时文美文推荐(3)8/8【推荐理由】获得诺奖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如何看待这种情结,见仁见智。本文的观点有一定深度,值得同学们参考。推荐人:李新林袁隆平获诺贝尔奖与东方智慧作者:长行弥坚

7、来自:新浪博客2009-12-052009年10月9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消息甫出,举世关注。人们一方面质疑奥巴马获奖的理由,另一方面也看清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惯用的评审标准:“价值观+成就”。获诺贝尔奖的理由,可以摆在桌面上是成就,上不了台面的是价值观。也就是说,颁奖词中所言的成就,是用价值观过滤过的成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那么多成就斐然的各界泰斗、巨擘,难获诺贝尔奖的原因。2009年10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