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宗旨不忘初心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

ID:36313823

大小:22.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9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_第1页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_第2页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_第3页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_第4页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党课讲稿鲍学飞)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天我局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专题活动。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结合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及招商引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共勉。廖俊波同志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是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苦干实干,用生命去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2、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学习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把自己摆进去,打扫思想灰尘,进行“党性体检”,发人深省,意义深刻。一、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2011年6月,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当时的政和县被人戏称为“省尾”,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当时的政和老百姓编了这么一句谚语,形容到政和当干部是件“倒霉”事儿。可廖俊波不这么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由于早年县里发生过县委书记腐败窝案,干部群众信心不足

3、、状态不佳,便立刻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连开了三天的发展务虚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政和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政和好声音;政和只能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他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正是这种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才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也是每个党员的学习楷模。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是我们应具备

4、的政治素养,这种素养往往就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对人民的态度上。二、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还是在政和县,一个叫张承富的老人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是“俊波你好”。这位71岁的老人,家门口是一条河,附近住户一直筹划自建一条栈道以便出行,但因为资金问题迟迟未能如愿。2015年5月,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廖俊波,廖俊波当场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并将修栈道列为民心工程。2016年6月,栈道终于修通了,老人写下了这副对联,贴上就再也没揭下。 廖俊波经常对身边的干部讲,“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

5、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躬身为民,就要凝聚民心、珍惜民力,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民心无小事,民心所向关系事业成败。习总书记在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指示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干,集中民力,珍惜民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民心工程”,切实把问题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的

6、实惠,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三、学习他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政和经济基础薄弱远近闻名,也因此成为福建历任省长固定的帮扶县。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长期间,曾三次到政和调研。2000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政和县调研时指出,希望山区县的同志们发扬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为了让山区群众脱贫,廖俊波开动脑筋,想出不少新招。 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很难想象在四年前,那里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垃圾村”,村里的河沟淤积了近三十年的垃圾无人清理,年轻人都外出打

7、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儿童,外村人都不愿踏进村里。廖俊波当县委书记后,听说石圳村的十个妇女成立了村巾帼理事会义务清理垃圾,专程到村里走访。他鼓励她们不仅要整理卫生,还要恢复村容村貌,申报美丽乡村,想办法搞旅游项目。在他的帮助下,水、电、桥、路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石圳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有100多名村民回到本村从事旅游等相关产业,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铁山镇东涧村在2013年的时候人均年收入仅5千元,村里900多口人中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2012年10月,廖俊波来到村里和村民们座谈,想出了做花卉种植的新招。他主动找到一家花卉种植基地

8、负责人,邀请他落户东涧村,发展了400多亩的花卉基地,带动了本村50多人的就业。如今,这个村有5家企业落户,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1万多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廖俊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为了招商引资,他四年间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